中油1美元讓股 終結投資惡夢

標籤:

【大紀元9月1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中興╱台北報導〕一件曾引發中油公司高層鬩牆的投資案,本月9日終告塵埃落定,中油以「1」美元象徵性出售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新月油田(BGOI)40%股權給原股東,完全退出BGOI公司股東行列,結束一場海外投資惡夢。

 中油在這項投資案中,扣除因國際油價上漲所匯回的售油利潤後,自民國86年以來,因收購股權累計虧損約7000萬美元,以目前匯率計算,約新台幣23億元。

 自從2年前開始,中油董事會即作出退場決定,幾經安排希望將手中持股找國際買主承接,但仍無法售出,最後因BGOI公司要求中油支付額外的700萬美元第2期股款,中油最後決定壯士斷腕。

 中油公司代表一行4人,9日在卡達與BGOI公司簽下股權讓渡協議,中油公司以1美元價格,出售手中40%持股給BGOI;合約雖另有規定後續新開發油田之收益,中油可獲分配7%,但新油田是否開發,且開發後是否獲利,完全是未知數。

 中油內部表示,中油若不在此刻及時退場,則將面臨BGOI公司要求依合約支付額外的700萬美元第2期股款。由於該公司所屬油田已進入枯竭期,後續封井所衍生的成本,也必須由中油依持股比例支付。

 油田投資方式,可區分為購買採油權益及購買公司股權等兩種方式;中油對於BGOI是採取購買公司股權方式,在民國86年投資BGOI共7000多萬美元,約合台幣20億元。

 中油原本評估BGOI每日產量可有5萬桶,但接手時日產量降到只有1000桶水準,除了去年下半年起國際油價大漲之外,這項投資幾乎是全盤皆墨,最後退場時盈虧相抵,總共虧損7000萬美元。

 這項投資案,曾引起中油前董事長陳朝威與總經理潘文炎之間關係緊張,陳朝威更曾因此案與永安天然氣儲槽洩漏案等2件事由簽辦潘文炎,經調查並無不法事實,最後仍以潘文炎自請處分收場。

 潘文炎強調,BGOI案的評估皆出自專業,但受國際油價在亞洲金融風暴後出現大跌,才造成投資案大虧。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加坡航空第一次出現虧損
增加修護成本   華航工會質疑引擎採購黑箱作業
法政府與銀行決心挽救瀕臨破產的阿爾斯東
港府有意把機場管理局部份股權私有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