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俊文認為七一大遊行為香港提供轉機

標籤:

【大紀元9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正杰華盛頓二十三日專電)美國駐香港總領事祁俊文今天在華府表示,香港在七月一日的大遊行之後,政府與民眾之間的氣氛有了良性的轉變,而他認為這為香港提供了扭轉過去幾年不利情勢的轉機。

祁俊文在智庫傳統基金會發表演說時,對香港民眾藉和平的遊行展現民意以及港府乃至北京的回應給予肯定的評價。

他說,香港「七一」大遊行所傳達的簡單訊息,是民眾希望有一個更有效能、對民眾的要求更有回應而且更具代表性的政府。

他比喻說,這次反基本法二十三條的遊行具有前瞻性,因為它反映了香港民眾認為港府在鋪設未來的軌道時走偏了方向,而這將使火車走到他們不希望見到的終點,因此民眾藉行動把軌道拆掉,要政府重來一次。

祁俊文說,港府對民眾遊行的回應,反映出政府願意聆聽人民的聲音,而「七一」以來發生的一些事情改善了香港的氣氛。

他指出,八月上任的保安局局長李少光明確表示,基本法第二十三條在香港人民取得共識之前不會推動立法。他說,相信李少光意識到這話需要兌現,不能隨便說說。

祁俊文說,他一年前到香港上任時,香港民眾普遍認為情況越來越糟,而且對港府扭轉局勢的能力沒有信心,但這種現象在民眾遊行之後已在改變。他因此認為,目前香港處在關鍵的時刻。

港府在「七一」之後決定撤回基本法二十三條條文,美國對此表示歡迎,呼籲就類似立法與民眾進行諮商,並鼓勵港府儘早就民主化進行開放而公開的討論。

祁俊文也為港府過去幾年的表現提出若干辯解。他說,香港的領導班子掌政才六年,過去幾年面對亞洲金融危機、SARS和伊拉克戰爭對世界經濟的衝擊等大事,而「一國兩制」是獨特的模式。

對於「一國兩制」是否能夠做為台灣借鏡的問題,他說,基於國際觀瞻和香港在一國兩制之下運行順暢所能帶來的實際效益,北京將會持續在一國兩制上做大量投資,而他認為中國中央政府在「七一」之後的表現,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他也說,在香港有一個認知,就是一國兩制不是給台灣的模式,而是對北京政治意志的考驗。從這方面來看,北京在「七一」之後的做為顯示他們已通過一次考驗。祁俊文(James Keith)是職業外交官,曾任國務院中國科科長和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主管中國事務的官員。他原本的中文名是祁錦慕,但他說,到香港出任總領事之後,當地的朋友建議他改名,因為「錦慕」在廣東話聽起來像是「感冒」。

相關新聞
茶余飯后﹕中國是否需要仿效香港廉政公署打擊貪污?
看柏芝遭突襲照片 謝霆鋒目不轉睛
楊斌最終將被遣返荷蘭
大陸學者:貧富差距社會矛盾引發爆炸投毒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