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職務犯罪趨向年輕化高學歷群體腐敗

標籤:

【大紀元9月25日訊】在廣州市加大力度打擊職務犯罪過程中,反貪局發現廣州當前職務犯罪新特點:要案多數額巨大,年輕化、高學歷趨勢明顯並且腐敗的群體性特徵顯著,窩案串案多。

據羊城晚報9月22日報導,廣州市檢察院反貪局偵查二處處長暨忠黨分析了當前廣州職務犯罪的特點:

級別高、數額大。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廣州市檢察機關查處職務犯罪案518件,涉及金額100萬元以上的就有64件75人;縣處級以上的要案多,其中廳局級有22件。

腐敗的群體性特徵明顯,窩案串案多。往往都是「拔出蘿蔔帶出泥」,廣東省高速路系列案一共扯出了42人;澳門羊城集團有董事長、黨委書記等14人,整個班子全部垮掉;東方賓館案件15人涉案。

基建領域、廣告部門是「重災區」。高樓建起來了,幹部倒下去了───今年上半年建築領域的職務犯罪案件就立了69件。新聞媒體也是「重災區」,近兩年已經查辦了15宗。

年輕化、高學歷趨勢明顯。從1997年至今年3月,廣州地區35歲以下青年犯罪總人數364人,其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229人,研究生學歷17人。

最容易發生職務犯罪的時機包括節假日;出境、出國前夕;子女升學、讀書、婚嫁;幹部生病住院;準備提拔時;工作失意時。

報導說幾種不健康的心理對公職人員走向腐敗起了催化作用。

上行下效的心理。有些有問題的「一把手」收受紅包不斷,「手下」有的開始看不慣,但時間長了見怪不怪,認為這是當前社會的普遍現象,引發上行下效。

失衡的心理。部分公職人員不能正確對待工作和利益之間的關係,他們認為自己的工作與報酬不能體現自己的勞動價值,想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撈」上一把。

僥倖的心理。絕大多數違法犯罪者不是不懂法,他們有固定的經濟收入,並不願意因為貪婪而丟掉工作。他們認為很多交易都是「一對一」的,沒有第三者在場,心存僥倖。

親情心理。現在很多領導都是為兒女走上犯罪路的,把家庭利益凌駕在法律之上。

另外,追求一些不正常需求,比如包二奶、養情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瑞典人掌摑歐盟  突顯對歐元歐盟都不信任
「英雄不回頭」獲北美票房冠軍
中國每年因腐敗損失一兆人民幣
布什年度報告談國際禁毒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