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走過歷史的滄桑(上)

葉佳 整理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訊】柏林在歷史上就是歐洲的大都市,它曾是普魯士王國的首府和20年代繁榮的文化中心。二戰結束後,一道柏林牆使德國人經歷了40年的分離之苦,直到1990年10月3日東西德國合並,柏林才重又成為德國的一個州及首都。如今這裡仍是連接東歐的重要通道。

柏林擁有大片的森林、湖泊以及人工運河,實際上柏林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一是綠地和草場。城市的南端,有一座宮殿,歐洲近代史大部份都是在那兒形成的——這就是波茨坦,1945年同盟國波茨坦會議就是在這兒召開的。
  
國會大廈

國會大廈是德國最經典的建築之一,它最初就是作為德國的政府所在地而建造的,如今又再次成為重新統一後的德國政府的所在地,但建造它的錢卻來自法國,是普法戰爭的賠款。
  
勃蘭登堡門和柏林牆

1806年,拿破侖從勃蘭登堡門上面掠走了勝利戰車雕像。1961年,整個勃蘭登堡門都消失了,消失在柏林牆後。柏林牆於1961年8月13日一夜之間便建築完工。它有4米高,161公里長,無論它曾經在柏林扮演過甚麼樣的角色,而今都已確確實實地交付給了歷史。現在柏林牆已經拆除,磚牆大部份被愛好收藏的人拿回了家,勃蘭登堡門再次允許車輛通行,但私人汽車仍是例外。

勃蘭登堡門(法新社圖片)


  
菩提樹下大街

柏林最具有普魯士風味的街道當屬「菩提樹下大街」,它通往柏林最輝煌時期建造的宏偉建築。今日沿著這條優雅的林蔭大道漫步,仍能依稀感受得到這座城市昔日的氣息。
  
國家歌劇院

國家歌劇院建於18世紀,它最初是腓特烈三世3個女兒的住宅。歌劇院喚起了帝國時代柏林的氛圍。這種氛圍極其優雅。劇院的廣場是由兩座大教堂架構起來的,其中一座是德國教堂,為路德會教友建造的;另一座是法國教堂,為胡格諾派教徒建造的。劇院本身是卡爾.弗裡德裡希.申克爾最早設計的建築之一,他是柏林新古典主義建築的最重要的設計師。申克爾在前往意大利的旅途中看到了這種建築風格,對它深為欽佩和傾倒,因此模仿建造了這座劇院。
  
博物館

申克爾還設計了博物館島上的第一個博物館——古代博物館,目的是為了保存腓特烈三世的王室珍寶。隨後他在島上又建立了4個博物館。在古代博物館建成的時候,王室珍寶數量不多,但是當考古學家開始發掘埃及、小亞細亞和土耳其的古代遺址並將文物輾轉運回德國後,就不得不建造新的博物館容納越來越多的收藏品。
  
具有巴比倫廟宇風格的佩加蒙博物館是專門用來收藏源源不斷從土耳其運來的古文物的。博物館內還有一個巴比倫伊甚塔爾城門,它是在公元前6世紀尼布甲尼撒二世統治時期建造的。
  
佩加蒙祭壇

建於公元前180-160年的佩加蒙祭壇是獻給宙斯和雅典娜的,它的中楣展示了神和巨人之間的一場大戰。佩加蒙祭壇是從一座山頂一點一點運來的。這座山所在的城市最初屬於希臘,然後屬於羅馬,現在屬於土耳其。既然一座城市的歷史都能如此頻繁的易手,那麼這座祭壇來到德國也就不足為奇了。
  
亞歷山大廣場

隨著小說和電影《柏林亞歷山大廣場》的成功發行,亞歷山大廣場成為柏林的象徵。然而,它實際上是以一個俄國人的名字命名的:這就是1805年訪問柏林的亞歷山大一世。18世紀,這裡的道路通往德國各個角落。現在它上面有高速鐵路,地下是3條地鐵線,還有無數汽車線路從旁邊經過。戰後,這兒的建築幾乎都是玻璃和混凝土建築,環繞著人民友誼噴泉,和柏林市中心最著名的聚會地點——世界鐘。正像它的名字一樣,世界鐘顯示著世界各大城市的時間,因此在這兒約會找不到任何遲到的藉口。

御林廣場  

腓特烈大街 若想尋找老城風貌,應該去腓特烈大街。這條街曾經到處是咖啡館、酒吧和飯店,人們稱之為「歡樂角」。它在戰爭中曾飽經磨難,但是現在又復甦了,戰前柏林的著名劇院也再次開始興旺起來。
  
這些劇院富麗堂皇,包括大都會劇院、德意志劇院和著名的柏林劇團。柏林劇團是由德國最著名的劇作家布萊希特建造的,他的塑像就矗立在劇院前面,供人們瞻仰。但是,柏林的戲劇界並不總是布萊希特那樣的高格調。也有通俗的表演。本世紀20年代時柏林最出名的就是被稱為卡巴萊的歌舞表演和雜耍表演。(待續)

(資料來源:世界旅遊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彭小明:東德高官被審記
德國經濟陷入衰退
愛在他鄉
愛在他鄉 人氣 15
九十七分鐘演繹一百個角色 三人玩轉莎士比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