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走過歷史的滄桑(下)

葉佳 整理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訊】柏林在歷史上就是歐洲的大都市,它曾是普魯士王國的首府和20年代繁榮的文化中心。二戰結束後,一道柏林牆使德國人經歷了40年的分離之苦,直到1990年10月3日東西德國合並,柏林才重又成為德國的一個州及首都。如今這裡仍是連接東歐的重要通道。

蒂爾加滕公園

腓特烈三世留給柏林人最好的禮物是蒂爾加滕公園,儘管這兒的樹林和湖泊本來是作為他本人的獵場而設計的。但從那以來,處在市中心的蒂爾加滕公園,卻使一代又一代的柏林人都享受到了滿園的綠色與寧靜。

蒂爾加滕公園也是現代建築愛好者獵奇的好地方。交響樂團音樂廳是建築師漢斯.沙龍設計的,柏林愛樂交響樂團就在這座音樂廳的中央演奏。國家圖書館也是沙龍設計的,就像交響樂團音樂廳一樣,建築是不對稱的。
  
包豪斯藝術學校是由格羅皮厄斯設計的,國立現代藝術新畫廊由密斯.范.德.羅厄設計。他們倆人都曾任包豪斯藝術學校的校長。19世紀的馬太教堂在眾多現代建築環繞之中無疑顯得太守舊了。不過這或許是對人們的一種極大安慰,要知道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欣賞新潮的現代建築。

忘憂宮波茨坦
  
忘憂宮波茨坦在柏林的西南端,它曾經是一座沉睡的城鎮,腓特烈大帝的父親,腓特烈一世在這兒建造了宮殿和自己的王宮。儘管父親的宮殿很宏偉,但是腓特烈大帝卻並不喜歡。因此,很自然,他造了另一座宮殿。後來,他又建了一座宮殿接待客人。他把第一座城堡叫做忘憂宮,但是事與願違,這座城堡耗費了他大量資金,並引起了他和建築師的激烈爭吵。終於,腓特烈對此事感到厭倦了,他希望這座宮殿僅在他有生之年存在。幸運的是,建築師對他的話置之不理,所以忘憂宮今天仍巍然屹立。
  
宮殿幾乎處處都以洛可可風格精心裝飾,使以後的修復工作變得異常艱難。也許因為太富麗堂皇——宮殿完工以後,腓特烈大帝僅佔用了其中5個房間,包括寢室、書房和圖書館。在忘憂宮城堡完工後,又用了5年多時間,才修好了它的花園。

克羅伊茨伯格區

克羅伊茨伯格區在柏林市中心以南,周圍環繞著施普雷河,它沒有任何宮殿,但是有自己精美的城垣。克羅伊茨伯格區是柏林的縮影:是由不同部份、不同階層、不同文化和不同時代組成的集合體,令人眼花繚亂。
  
最初克羅伊茨伯格是一個村莊,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發展。當時鄉下來的農民大量湧入城市,在日益增多擴大的工廠中工作。他們需要廉價的住所。20世紀60年代,又重複了這一格局,但這一次,勞動力來自國外。
  
德國年輕人到這裡來逃避兵役,因為這裡當時是西德唯一未實行兵役法的地方,他們不願意把時間花在練習槍法上。如果他們沒有搬進來,也可能許多建築都會因為年久失修而損毀。這些建築物倖存下來,許多得以修復,甚至「改建」了。這兒的許多移民工人來自土耳其,他們把這裡變成了自己的地方。在土耳其人區有和伊斯坦布爾一樣的出售烤肉串的酒吧和集市,空氣中充滿了土耳其食物的香味。
  
在這樣一個大都會式的內城區,竟然還製造德國最好的葡萄酒,這實在令人吃驚。這附近就有一個葡萄園釀造的優質葡萄酒,產量極少,只有在正式的城市儀式上才用。
  
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這兒,就像柏林其它地區一樣,儘管有悲劇,有動盪,但是人們的生活仍在繼續,柏林仍然存在。無論是在卡巴萊歌舞表演、時俗諷刺劇中,還是在其他生活中,柏林一直反映著歐洲其它地區的形勢。而且常常影響著歐洲一些地區的形勢。

(資料來源:世界旅遊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愛在他鄉
愛在他鄉 人氣 15
九十七分鐘演繹一百個角色 三人玩轉莎士比亞
「天子之寶」柏林展滿月歐洲重量級人士前往
土耳其三女醫學專家發現腎臟疾病因素之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