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封殺廣州《足球》報

標籤:

【大紀元1月12日綜合報導】因廣州《足球》報2004年1月7日在報紙頭版顯著位置上,刊登了題為《「國資委」阻擊中國足球》的文章。中國足協於1月9日宣佈,對廣州《足球》進行「封殺」,除要求該報「公開賠禮道歉,以消除其惡劣影響」之外,還取消了該報「對中國足協主辦、承辦的所有賽事和活動的採訪資格」。

中國足球是「不良資產」?

廣州《足球》報的報導中稱:國資委(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已將中國足球列為『不良資產』和『不良市場』,明確指示國有企業應將其完全剝離」。

在報導中,作者還暗示雲南紅塔與上海中遠的退出與此規定有關係。國有資產退出足球將成大勢所趨。鑒於各地情況不同,退出一事牽涉甚廣,而且也為了儘量保全國有資產,國資委給國企剝離「不良資產」劃定了3年的大限。同時,中信集團(北京國安俱樂部)、山東電力集團(山東魯能俱樂部)等國資委所屬和監管的大型國有企業也將在3年內退出中國足球。

文章中又提到,3年之後,隨著不計成本大肆燒錢的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或參股企業的退出,未來的中國足球將是私營企業與外資企業的天下,而隨著國外資本的注入,中超的「市值」也會水漲船高,中國足球不必為國企的退出而過分擔心。

報導一出,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中國足球到底是不是「不良資產」和 「不良市場」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

《足球》報否認「報導失實」

《足球》報總編發表聲明,對所謂的「報導失實」加以否認,同時表示「中國足協對《足球》報的這個處罰限制了新聞自由,他們有權利不接受《足球》報的採訪,但沒有權利剝奪限制任何記者採訪的權利,如果中國足協不收回該處理決定,《足球》報將用法律捍衛報社的正當權利」。

在國內某門戶網站的一項調查中看到,認為不應該取消該媒體採訪資格的人數達到參與調查總人數的80%。在「封殺」事件出現後,《足球》的幾位元記者都坦言對此事見怪不怪,更不懼怕足協的封殺。一位元同行告訴記者,《足球》之所以敢登這篇文章,就肯定有正當的來源。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對於《足球》來說,此番遭中國足協封殺,可以說是毫髮無損,甚至反而提升了它在廣大讀者心目中的印象分,或許這是足協所始料不及的。《足球》報創業十幾年來,因為風格越來越中庸、批判越來越曖昧而漸受讀者批評,足協這一巴掌,算是替它撥亂反正了。

問題關鍵在於:「中國足球是不良資產」這個話題是不能在公開場合談論的。就像國資委證實的那樣:國資委從來沒有在任何正式文件、會議簡報和其他正式場合中,提到過「中國足球是不良資產和不良市場」。在私下是否提到過「中國足球是不良資產」就不得而知了。如果公開講:「中國足球是不良資產!」,精明的外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又為何要介入「不良市場」?

何謂「不良資產」

所謂「不良資產」在本質上是指商業銀行的投資是否能夠被收回的專業名詞。即銀行投資不可能被回收的話,那麼就被稱為「不良資產」。「不良資產」超過一定比例,這個銀行就會破產倒閉。相應地,大量銀行投資不能被收回的市場就被稱為「不良市場」。

既然「不良資產」與「不良市場」是商業行為中必然發生的事情,那麼社會各界各方探討和檢驗「足球」是否存在「不良資產」,其市場是否是「不良市場」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通過各種討論得出一些正確結論,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國家或者私人資產損失。如果誰要拒絕別人討論這個問題,那麼就應該拿出讓人信服的資料來證明「足球」與「不良資產」無關。

職業足球市場是否是「不良市場」?這個討論不僅國內,而且在國際上也是爭論不休的問題。但是,有一個不可否定的事實就是越來越多的職業聯賽開始緊縮資金投入。南美職業足球資金舉步維艱,歐洲職業足球投資日趨減少,就連資金富裕的日本職業聯賽其撤資和限資的行為也越來越多。

足球腐敗本質不變

進入2004年,紅塔、中遠等國企相繼從足球領域退出,力帆、健力寶等民營企業急不可待地接手,中國足球正在由「國營時代」向「民營時代」全面過渡。民營企業介入足球,無非也是為了攫取利益——爭取各種優惠政策、爭取貸款、爭取減免稅……一言以蔽之,就是隱性腐敗。

中國足球是沒有造血功能的。國企投入足球,更多的是出於洗錢的需要。大量的國有資產,在流動過程中,被少數擁有決定權的官員、俱樂部的領導、球隊的教練及球員等等一層一層劃分,形成了利益共同體。

按理說,國企退出之後,以中國足球目前的大環境,負責任的民營企業不可能接手,許多俱樂部只能垮掉。但現在的事實卻是:少數像實德、健力寶、力帆這樣打著民營旗號的寡頭,卻爭先恐後地接手、進入、造系。原因何在?其實很簡單:有了足球這個工具,他們就可以拚命地擴大貸款、向當地政府伸手要錢要地,要各種各樣的優惠政策———在足球領域盡可以虧空,但他們在其他領域獲得的利益,遠遠大於足球上的虧空。

民營企業,其隱性腐敗行為更加不那麼引人注意,更加隱蔽,也更加複雜。不熟知其中情況的外人,是很難作出準確判斷的。其間包含著種種令人眼花繚亂的資產運作行為,一些虛假繁榮現象,甚至會令人們產生錯覺。但當民企的資金一旦斷裂,其所屬的足球俱樂部就可能一個個破產,則使得中國足球面臨著崩盤的危機。

泡沫雖然五彩繽紛,只是在開放的環境中它要破滅得早一些,而在封閉的環境中它會慢一些,但終究是要破滅的。@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奧運亞洲區預選賽:中國隊分組抽簽不利
十月份排名  中國足球亞洲第九
中國玫瑰全新亮相    女足四強賽開幕在即
中國U23國奧隊1勝13負 從未晉級過奧運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