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SARS疑似病例基因顯示出現新病毒

標籤:

【大紀元1月2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三日電)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和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指出,廣州新近發生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疑似病例的冠狀病毒基因序列測定結果顯示,這是一個新的、未發表過的序列,顯示存在病毒變異。

新華社今天報導,鐘南山等的專家昨晚宣佈,經過病毒基因序列測定,廣州疑似病例患者是受到SARS病毒感染,但遲遲未確定的原因,是因為從那裡傳染的不知道,也沒有傳給別人,似乎是一個孤立的東西。所以希望分離出病毒,進一步嚴格分析,但假如分離不出來也不等於它不是。

他表示,他有把握說這是一個新的、變異的基因,這些結果也在一定意義上說明了沒有實驗室污染。

冠狀病毒主要有三個蛋白:S、M、N基因。負責基因序列測定工作的廣東省疾控中心陳秋霞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大陸衛生部的推荐,SARS冠狀病毒實驗室的檢測方法主要包括:血清檢測、核酸檢測和病毒分離。核酸檢測主要採用PCR技術,這是一種敏感的檢測技術,只要標本中存在極少量的SARS冠狀病毒的基因,經由PCR技術就可以檢測到。廣東省疾控中心針對廣州疑似病例SARS冠狀病毒的S、M、N基因檢測,獲得陽性結果。

她同時表示,由於PCR檢測過程中存在假陽性的可能,因此廣東省疾控中心對所獲得的基因陽性PCR片段進行序列測定。經與國際基因文庫(Gene Bank數據庫)公布的八十多種SARS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比較,所獲得的S基因三千七百六十八個鹼基,與已發表的S基因的同源性為百分之九十八點八到百分之九十九點四﹔所獲得的M基因六百五十八個鹼基,與已發表M基因的同源性為百分之九十九﹔所獲得的N基因一千零六十八個鹼基,與已發表N基因的同源性為百分之九十九。

廣東省疾控中心表示,根據基因測序結果顯示,病人有SARS冠狀病毒感染的可能。但對基因序列的檢測所獲得的S基因與國際基因文庫所公布的S基因不完全一致,顯示存在變異。換言之,這個S基因是一個新的、未發表過的序列,並可以排除實驗室的污染。

鐘南山認為,這個基因測序的實驗結果,特別是S基因的測序同源性的結果,說明與以前國際基因文庫發現的有不同源處,說明可能有新的、變異的冠狀病毒。

相關新聞
SARS防疫措施今起降為A級
2004流行趨勢預測
2003港媒 十大新聞
除夕經香港往返大陸者有九人出現發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