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白貓黑貓,會捉老鼠的就是好貓嗎?

朱子

標籤:

【大紀元1月28日訊】不管白貓還是黑貓,會捉老鼠的就是好貓,這是一個很時髦的理論。
這種理論是否真有道理呢?

是好貓還是壞貓,由誰說了算呢?理論上講,老百姓最知道這隻貓是好貓還是壞貓,應該由老百姓說了算,但是,中國老百姓沒有權,說的都不算,只有領導說了算。胡長清江西之前,就已經有劣跡了,也有群眾的檢舉,但是,這沒有用,他還是升了官。在當江西副省長的任上,他還是不斷地撈錢。他的某個省委招待所的別墅,是他撈錢的辦公室,他到江西的二年多時間,撈 800多萬,平均每天一萬。顯然,這是只壞貓,但是,他照樣當他的官。直到最後,由於複雜的官場上的原因,他才受到法律的制裁。安徽省的副省長王懷忠民憤極大,壞事做得很多,腐敗極其嚴重,老百姓不斷地告狀,卻不斷地升官。但是,他從一個村中小幹部,一直到鄉幹部,市裡的官員,最後當了副省長。正如民謠所說,說你行,你就行,不管白貓黑貓,你不行的,也可以說是好貓,這樣的貓,不知有多少呢?是好貓還是壞貓,由當權者決定,這樣,好貓就常常被認為是壞貓,壞貓常常被當成好貓。

只看是否捉了老鼠,就決定是好貓還是壞貓,這種辦法是否可靠呢?也並不可靠。因為捉沒有捉老鼠,捉了多少老鼠,常常是由有權的領導決定的,它沒有客觀性。當年,泰安市委書記胡建學,本來是只極壞的貓。但是,明明市一年的財政收入只有40億,他卻上報為240億,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由於他掌了權,又沒有人能夠監督,他要多少數字,統計局長就會給他多少數字。中央領導根據這樣的數字來決定全國的增長率,決定全國的形勢是否大好,這樣上的數字實在是不太可靠的。退一步講,只看數字,也是不太全面的。因為基礎有差別,資源有差別,地理環境有差別,要讓邊遠地區的貓與發達地區的貓,捉同樣多的老鼠,這是不公平的。

這個理論是只看結果的。不問動機的。它看的是所謂的政績,政績這東西,其實是可以製造的。有些幹部花費了大量民脂民膏,造了所形象工程。北方某地有個市委幹部,為了創造好的形象,在城市裡從南方引進了大量闊葉樹,根本不要適應北方的耐旱耐寒樹種,結果,行道樹紛紛死亡。如果樹活了,領導來視察,看到這個城市綠綠油地,也許他就成了一隻好貓了,就會青雲直上。那個王懷忠,為了創造政績,創造形象,在一個小城市裡造了個大機場,在一個窮地方造了國內一流的大動物園。結果機場因為乘客太少而關門,機場成了野草
地,動物園也成了一個大包袱。每天老虎吃的肉,給獅子治的病,都由老百姓出錢。還有一些領導,為了製造政績,成為好貓,在搶險救災十萬火急之機,還特意讓救災軍民等待領導到場,以記下將來可以借此陞官發財的歷史記錄。。。。官僚主義者不問情由,以為白貓黑貓,會捉老鼠就是好貓,一些壞貓很可能被當作好貓而大加提拔。

這些年,有些幹部膽子非常大,口氣非常大,排場非常大。他們早上圍著輪子轉,中午轉著盤子轉,晚上圍著裙子轉。大手大腳化錢,出國的出國,撈文憑的撈文憑,好處都在自己手裡,但是,被說成是改革開放,思想比較解放。一些克勤克儉的人,卻混不下去,成了不會捉老鼠的貓。有一本叫做變化的書裡記載了兩個不是好貓的好幹部。一個是向朱容基說了幾隻真話的李昌平。他說真話,熱愛農村,同情和理解農民,但是,因為說了幾句真話,當地就待不下去,只得背井離鄉。另一個是縣委書記,他到了縣上,有一次生了病,一些局長、書記、主任紛紛來看他,這些人走後,縣委書記整理被子,發現了一個一個的信封,裡面裝滿了錢,一共有幾十萬,這是生病的慰問金。這位書記沒有笑納,而是一一退回,於是,他成了不會捉老鼠的好貓,據說是不能搞好團結,於是調動了之。

中國粉碎四人邦後,經濟雖然有所發展,但是,問題叢生,社會發展不協調,改革開放的利益主要被特權階層所剝占,而剖析問題的源頭,追根尋源,就在一些似是而非的指導思想是錯誤的。別的不說,白貓黑貓理論就是一個。

(網路文摘)(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朱子:「中國盛世論」?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