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火星專家來港 解開探索火星之謎

標籤:

【大紀元1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綜合報導/美國兩架火星探測漫遊車「勇氣」號四日著陸火星,而「機遇」號也預定於本月稍後著陸。因應香港一鼓火星狂熱,美國太空總署(NASA)專家特地從美國來港,講解火星探索任務。而這位專家原來在香港出生,是中法混血兒,擁有中國名字李天龍。他說,小時候在香港讀書時,成績很差,更經常逃學,父母於是送他到法國和美國唸書,經過自己的多番努力,終於成為火星專家。

李天龍博士(Dr. Pascal Lee)是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也是美國非牟利公司「火星學院」(Mars Institute)的主席,一九六四年在香港出生,爸爸是上海人,媽媽是法國人,他在港住了八年。

李天龍從小已愛看《星空奇遇記》和《迷失太空》等科幻片及漫畫。據說,他小時候是一個調皮的學生,曾經爬欄杆逃學,他的父母擔心他的學業,所以八歲時送他到母親的家鄉法國讀書。

李天龍十三歲開始博覽有關火箭和太空探索的書籍,為了成為一位頂尖的太空專家,他努力惡補成績最差的數學和物理,以實現探索太空的夢想。後來,他赴美留學,進入著名的康奈爾大學,師從今次「火星探險漫遊車」計劃的首席科學家斯夸爾斯博士。



勇氣號(NASA圖片)

《明報》引述李天龍形容,探測火星有如考一個艱難的試,這個試每兩年考一次,因為火星每隔兩年就接近地球一次,而科學家都為這一刻而努力。像他的「師父」為了成為探索火星的首席科學家,努力了整整十六年,自一九九五年就開始構思這次任務。

李天龍對火星的水源歷史最感興趣,他指出,火星表面含豐富的赤鐵礦(haematite),地球也有這種礦物質,主要是在曾有水和高溫的地方(如火山)形成,換句話說,火星上的赤鐵礦意味著火星可能曾有水存在。今次兩架火星探測車的主要任務,便是尋找水的跡象,從而解答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之謎。

火星表面疑似水流的痕跡。(NASA網站圖片)

火星探測漫遊車「勇氣」號成功在火星著陸,證明他們的計劃已成功了一半,若「機遇」號稍後也成功抵達火星地面,將為二0二0年人類登陸火星鋪路。

國家地理頻道拍攝了美國「火星探險漫遊車」計劃全過程的紀錄片,介紹六百多位科學家及工程師,為今次「考試」奮鬥的經過,節目將於下周日全球首播。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湯修齊倡禁止加味水煙
千部無人機維港賀端午
港大校政風波|校委會:與校長無私人恩怨
港鐵首輛電動巴士今日正式投入服務 行駛K54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