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琳判例 歐洲媒體反彈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0月11日訊】〔自由時報吳直耕綜合報導〕據紐約時報10日報導,摩納哥國王雷尼爾三世的長女卡洛琳公主經過多年纏訟,終於讓歐洲人權法庭對名人隱私權做出更多保護;原本終日遭媒體瘋狂追逐的社會名流,未來連在公共場所,都可享有一定程度隱私權。但這個被稱為「卡洛琳判例」的裁決於上月25日生效後,已引起歐洲國家新聞同業團體的反彈。

報導表示,歐洲人權法庭這項試圖平衡媒體自由與隱私權的裁決,正好出現在歐洲八卦媒體產業逐漸壯大之際。以西班牙為例,當地兩本高檔雜誌Gala及Diva上月同時搶進原本已競爭激烈的八卦雜誌市場。但卡洛琳判例卻重新定義社會名流的隱私權,使得隱私空間也開始存在於原本完全開放的公共場所。

在美國,媒體言論自由受到憲法保障的情形較為明確。任何人只要身在公共場所,都可以被他人拍照,除非他們所身處的隔離空間有合理理由被認為享有隱私權,例如:更衣間、廁所或醫療機構。所以,無論是任何名流,只要身在公共場所,就只能享有有限的隱私權。

但在歐洲,歐洲人權法庭透過卡洛琳判例宣告,媒體在滿足讀者及觀眾對上流社會的好奇心時,也要有一定的限度。該裁決指出,社會大眾並不享有瞭解卡洛琳公主私人生活細節的「合法利益」,即使她出現在「大眾所熟知」的場所也是一樣。

卡洛琳公主自一九九○年代起,即試圖在德國阻撓媒體機構刊印她本人及子女的狗仔隊照片。代表卡洛琳及其他許多社會名流的律師表示,他的客戶時時刻刻被跟蹤監視,令人無法接受。

歐洲聯盟二十五國有關隱私權的規定不盡相同,但歐盟所有國家都已簽訂歐洲人權公約,各國法院在審理相關案例時,必須將卡洛琳判例納入考量,令「世界報業公會」(World Association of Newspapers )及德國雜誌協會等媒體同業團體感到格外緊張,未來勢必將有更多法律爭端因這件判例而起。

相關新聞
透過公會自律 過濾代言內容
蘇盈貴:陳水扁11年前反對軍購用特別預算 現在贊成?
火蟻未滅 人先倒?殺火蟻藥「蟻愛呷」傳致癌  台環保署澄清
美總統第二次辯論 民調差距大幅拉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