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瞄準亞裔市場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0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謝心宇編譯報導)亞裔人口在美國快速增長,精明的銀行家們早早瞄準了這一潛力族群,一些針對亞裔社區為基礎的亞裔創立之中、小型銀行隨著自家亞裔用戶從城市向郊區擴展,也紛紛到處安營紮寨,這些「追客隨俗」的生意人不僅將服務項目都用漢字標出,銀行櫃臺行員可能用「你好」迎接你,室內甚至還擺放了象徵繁榮和好運的風水魚缸。

據《今日美國》報導,滿足亞裔需求是美國銀行業的大勢所趨,也是其生財之道,並且正因此悄悄帶來銀行服務業的革命。

追亞裔 即得利

一家調查公司預計,面向亞裔的銀行的收入將在今明兩年增長20%,是美國銀行業平均成長率(10%至13%)的兩倍。今年,大多數華人與韓裔經營的銀行股票已經接近最高記錄。

國泰銀行(CATY)股票已上升29%, Nara Bancorp(NARA)38%,Wilshire Bancorp(WIBC)60%,Hanmi Financial(HAFC)57%。花旗集團(CitiGroup)股票今年卻下降6%。這些銀行可不是在開空頭支票,其股票增值代表了實際收入。如華美銀行(East West Bank)今年一次貸款活動業績上升47%,使第二季度的淨收入驟升23%;另一家同在加州的富國銀行(Wells Fargo)收入增長僅為12%。

華美等中小銀行戰勝花旗、富國及美洲銀行(Banks of America,BAC)的法寶即是亞裔。

在夾縫中生長壯大

亞裔經營的面向亞裔的銀行存在一定危險,它不能像大銀行那樣,能使其風險由分佈於50個國家和數百萬個用戶分攤,而只能集中在小範圍內。而它們能有今天的繁榮,並非沒有付出,它們在大銀行的夾縫中求生,冒其不願冒的風險,做其不願做的生意,終於闖出一條自己的路。

華美銀行就是個典型例子,5年前,它開始貸款給一些將洛杉磯商區破樓改建成高格調公寓的建築商。多數銀行將此視為風險過大的投資,因此華美銀行在這一市場上幾乎沒有競爭對手,就可以大大提高貸款條件,例如,銀行要求借貸人的抵押物要求要比一般更高,這種貸款非常賺錢,風險反而小。現在,幾乎每家銀行都學會這麼做了。

大銀行的亞裔服務競賽

1992年至1997年間,亞裔企業跳升了30.2%,激增至七十八萬五千多家(785,480),而此期間,全美企業創設總成長率為6.8%。雖然西班牙裔工司佔少數族裔公司的第一位,亞裔公司卻帶進了所有少數族裔公司總收入的52%。

亞裔人口目前正在飛速成長,據2002年人口普查資料顯示,亞裔美國人口比2000年增長9.2%,達1,160萬,而同期美國總人口增長為2.5%,預計亞裔人口在2050年,再增長150%。滿足亞裔需求是美國銀行業的大勢所趨。

不輕言放棄的大銀行已意識到亞裔舉足輕重的地位,現正忙著亡羊補牢:富國銀行正給一些自動提款機添加漢語語音,並改變它的分行裝飾,吸引較多的亞洲客戶;花旗銀行則計劃明年新年,在洛杉磯的唐人街增設分行。

美洲銀行行動可謂積極,其早在1928年,已在洛杉磯唐人街開設分行,服務移民歷史悠久,並已迅速在其他亞裔社區增設分行,其目前在加州有130個專為亞洲用戶設計的分行,銀行櫃臺行員能講漢語、朝鮮語和越南語。

美洲銀行此種作法,無異於給其它大銀行施加壓力。富國銀行也加入走向市郊的競賽,它還改裝了幾家分行的門面,佈置得更討亞裔喜歡;在800免付費電話中,加進了漢語服務。

雖然如此,大銀行可能還是不能剝奪亞裔銀行的市場,必竟,僅僅在看板上寫漢字,對亞裔客戶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東西文化的差異,可能永遠都會存在一條無形的鴻溝。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亞裔地產協會午宴
南亞商會盼合作
衆議員沃夫在亞裔聯盟競選集會談人權的價值
紐瓦克博物館舉辦中秋家庭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