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者台灣媒體評陳水扁講話

標籤:

【大紀元10月1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葉兵台北報導)   中國官方對台灣總統陳水扁提議兩岸恢復談判的雙十講話做出強硬回應之後,一些中國學者表示,北京的反應在意料之中,恰如其分。有評論認為,解決兩岸分歧需要雙方領導人高瞻遠矚,相互體諒。

*徐博東:陳以惡毒語言攻擊大陸*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張銘清星期三在記者會上把陳水扁雙十講話稱作赤裸裸的台獨言論,並且加以嚴厲抨擊。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徐博東認為,陳水扁先生的講話充滿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海峽兩岸一邊一國的論調,並且肆意攻擊中國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行動,不僅不能讓北京感到台灣方面的善意,反而令人氣憤。他說,「把大陸說成是黑暗的陰影,恐怖勢力,窮兵黷武的侵略霸權。在我的印象裡,包括李登輝在內,這樣咒罵大陸,以惡毒語言來攻擊大陸,還是首次聽到看到。 大陸領導人不能不做出強烈反應。否則沒法向大陸13億人民和全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交代。所以做出這樣的強烈反應完全是應該的,否則會讓陳水扁越來越放肆。」

*劉國深:國台辦反應恰如其分*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的劉國深教授認為,對於陳水扁在雙十節發表的有關台海問題的言論,中國政府所表明的立場是必要的,國台辦的反應是恰如其分的。他說,「大陸方面必須義正詞嚴地把它的立場講清楚,否則真的被陳水扁先生這種騙術所迷惑。如果大陸一點反應也沒有,那麼整個輿論界就會認為大陸默認了,或者接受了。我個人認為,國台辦這個講話還是比較中肯的。我不想把它描述成非常強烈,使用這樣一些字眼。我們還是希望海峽兩岸關係朝正面方向發展,朝理性和平的方向前行。」

劉國深教授指出,海峽兩岸確實在認知情感和價值觀念等方面有很大的一些分歧,要解決這些分歧需要兩岸以務實態度推動兩岸民間的交流。他認為,兩岸領導人需要以更高的眼光更大的格局來思考處理台海問題。他說,「我們可以看到,陳水扁先生、包括陳其邁先生等台灣一些政治人物的講話,他們似乎還是不能走出台獨這個框框,還是更多地從台灣的感情和台灣本地的角度來看問題。我希望兩岸領導人都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問題,而不只是站在自己這邊。」

台灣行政院發言人陳其邁針對國台辦的強硬回應表示,北京應該認識到疾言厲色不能解決化解歧見。

有台灣報紙評論認為,陳水扁沒有像他在事前再三預告的那樣在兩岸政策上有所突破,而是在同一篇講話中為了取悅各方而出現了前言不搭後語的情況。自由時報評論稱,可以想像總統是為了讓不同立場的民眾各取所需,企圖一網打盡,讓各方滿意,結果中國特意選擇回應前面一段具有攻擊性的內容,造成後面那段有關九二會談的提議當場破功。

台灣行政院公佈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有六成受訪者贊成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有接近六成的受訪者贊成政府盡快與對岸協商兩岸「人貨包機」方案。但是,認為總統雙十談話對中國大陸釋出善意的比例則不到五成。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扁年度例行健檢  鮪魚肚沒有了
回應國台辦  政院:疾言厲色不能化解歧異
陳水扁:國台辦言論是預料中的事
陳水扁:國台辦言論預料之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