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文化碰撞會激起浪花 沒有衝突

標籤:

【大紀元10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十七日電)多種文化碰撞,會激起浪花,並沒有衝突;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副主委吳錦發、及多位專家學者今天認為,多元價值觀的認知和實踐,需要透過對差異的了解,產生同理心;台灣有多元文化、社會和價值,這是禮物、資產,也是寶藏。

「族群和文化發展會議」今天在國家圖書館進入第二天的議程,下午在論壇第六場以「多元價值觀的認知和實踐」為主題,由陳其南及僑委會委員長張富美主持,包括副主委吳錦發、中研院近代史副研究員陳儀深、中央大學通識中心暨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李廣均、和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副教授楊其文等人參與。

吳錦發以一位法國學者曾說的話,「一生經驗中最喜歡的就是兩種文化碰面時,產生的浪花」。他指出,台灣很多觀念和這種觀念是背道而馳,我們害怕文化碰撞,覺得文化和文化見面會有衝突,其實重要是兩種文化相遇時該如何處理。

他研究原住民的文化傳統有三十多年,今天也談了很多原住民和漢文化間接觸時,他經歷一些好笑,但真實的故事,這些經驗讓他體會到不同文化,提供不同角度的思維。

張富美也以僑委會輸出及輸入各種不同文化表演為例,認為文化的交流和溝通,有助於不同人更多了解。

李廣均提出另個觀察角度,他指出,文化發展面臨陰影,就是資本主義商品化和物質化的入侵,如何保有傳統文化是重要課題。

楊其文指出,不同族群生活在台灣島上,構成多元文化和社會,這些都是台灣的資產,透過多元溝通,如這類會議,相信能形成共識,對立也會減弱。

相關新聞
凝聚國家認同非以大吃小  而是共存共榮
全球最昂貴「億元和服」 展現貴族生活與鉑金工藝
柏楊:台灣是自由國家 文字獄永遠絕跡
如何讓澄清湖風華再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