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東亞一體化對美經濟影響

標籤:

【大紀元10月3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蔚然報導)   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加深,各種雙邊和區域性自由貿易協議相繼出爐。東亞經濟的四大主力–中國、日本、韓國和東盟正在進行整合。 *東亞積極探討貿易自由化*

二戰結束後,世界經濟整合出現了兩條軌道,一個是以世貿組織為標誌的多邊貿易協定,另一個是區域性貿易區塊。就在世貿成員由於經濟發展速度不同,無法就農業補貼、勞工標準和環保等議題達成共識,談判因此停滯不前的同時,區域性自由貿易協定卻不斷湧現。

如今,歐洲大陸上有大舉東擴的歐盟,美洲大陸上有北美自由貿易協議,還將出現涵蓋美洲三十四國的美洲自由貿易區。外界的影響,加上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刺激,把東亞國家也推上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道路,謀取加強東亞內部的貿易合作,各種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在這一背景下相繼出爐。據統計,東亞各經濟體之間和東亞與其它地區國家間業已達成、或是正在研究和談判的各種自由貿易協定多達七十個。

雖然亞洲大陸上至今尚未出現大的自由貿易協定,但是東亞四大經濟體–日本、韓國、中國和東盟都在積極探討實現彼此間自由貿易的可能性,其中包括日本和韓國的FTA自由貿易協 定,日本、韓國和中國的FTA,而且日本、韓國和中國三個國家都分別在跟東盟商討建立FTA。

*鄭仁教:東亞一體化損害美利益*

在美國企業研究所舉行的一次研討會上,韓國仁荷大學經濟學教授鄭仁教說:“我認為日本和韓國,以及中國和東盟的這兩個FTA,將成為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火車頭。此外,中國和日本還通過FTA,爭奪在東亞經濟中的領導地位,這種競爭性的區域一體化也會成為東亞經濟整合的動力。”

很多東亞經濟體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性都很大,美國對中國、日本和韓國的雙邊貿易均存在巨大逆差。然而,在這一輪的東亞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美國卻並沒有表現出積極介入的姿態。

韓國仁荷大學的鄭仁教教授說:“美國過去曾成功地說服某些亞洲國家,不要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但是現在沒那麼容易了,因為美國自己就在積極推動雙邊FTA的簽署。不過與此同時,東亞經濟一體化一旦形成,無疑會使美國的經濟利益受到傷害。”

*巴菲爾德:美不能成為局外人*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巴菲爾德也認為,美國不能讓自己成為東亞經濟一體化的局外人。他說,日本、韓國、中國裡,遲早會有兩大經濟實體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剩下的第三方自然會受到壓力,加入進來。這樣就會形成某種東亞內部的經濟體,把美國排除在外,而這是很危險的。

巴菲爾德說:“在美國國會看來,這將是一項對美國公司採取貿易歧視政策的協定,而且美國跟這些國家的貿易本來就有巨大的逆差,這是一種很容易引起衝突的局面。此外,國會還可能把東亞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解成是中國取代美國、爭奪亞洲霸權地位的努力。”

巴菲爾德因此提出,東亞經濟一體化對美國的影響遠遠超越了貿易的領域,牽涉到美國在亞洲的地位和影響,因此美國絕不能置身其外。

他說:“美國下一任總統應該明確表示,但凡是有日本、中國或韓國參加的談判,美國就希望坐到談判桌旁。我們無法預測東亞經濟一體化今後五年、十年裡將如何發展,但是美國從一開始就要表明立場,美國不願意被排除在外。”

*趙庸鈞:應簽署美韓自由貿易協定*

參加美國企業研究所會議的韓國外交通商部外交安保研究院的趙庸鈞教授則提出,鑑於美國和韓國間的長期盟友關係,美國應該認真考慮跟韓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因為韓國可以為美國參與東亞經濟一體化提供平台。

他說:“美國可以把進一步開放的韓國市場做為深入東北亞和東亞經濟的平台。對於美國來說,沒有第二個東北亞國家可以發揮同樣的作用。”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銅供應過剩加劇 顯示經濟低迷
美銀分析師:底特律三大車企應儘快撤出中國
中共倒查30年追繳稅 分析:大量民企或倒閉
中國房價加速下滑 新房價跌幅創10年來最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