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好評

蕭強:以打壓和恐嚇來控制網路言論是非理性的行爲

【大紀元10月30日訊】我注意到一則來自馬來西亞的新聞,是政府官員警告一位商業新聞記者, 說是政府可能會根據國家的內部安全法對這位元記者採取行動,也就是不經審判就無限期拘留他。

政府高官這樣重罪恐嚇一位元記者, 原因何在呢?原來這位元記者同時也是一個網上的博客,擁有一個在馬來西亞頗受歡迎的網址站點。最近一些讀者在這家網址的留言評論上發表了對馬來西亞政府正在大力倡導的“現代化伊斯蘭”嚴厲批評的言論; 而且還指責執政黨進行金錢政治的賄選行爲。博客的言論引得當局冒火,揚言就要使出國家安全的重罪來威脅主辦網址的記者。

這樣一個事件的簡單真相,對於一個在中國生活的網民來說還是相當熟悉的故事。其實,更悲哀的是,在中國發生的事情比馬來西亞更爲嚴重。在馬來西亞, 政府官員至今還只是揚言公開警告,並沒有下手關閉網站, 或者是逮捕博客主本身。而且,國會還就此問題進行了一堂討論。

那麽,在中國,比如最近在北大“一塌糊塗網”論壇被當局的粗暴關閉, 哪里還有什麽公開警告, 或者至少還要通過法律程式, 更不用說人民代表大會的辯論。中國的網路警察一紙通知就把幾十萬網民使用的論壇, 連同他們的個人資料,不加任何說明,就從網路上徹底抹掉了痕迹。

馬來西亞政府爲了吸引外國的投資,建立在吉隆坡附近的多媒體超級走廊工程,還一再對公衆宣佈,說是政府不會對互聯網進行新聞審查。不過這樣一個權威政府遇到了執政黨敏感的題材、遇到了直接了當的批評時還是千方百計地控制。這次出臺內部安全法來針對網路言論,就是這樣一個權威政黨努力控制網路言論的典型事例。

不過,不管是中國政府的做法也好、馬來西亞的做法也好,它們行爲的後面都是對網路資訊控制不住這樣的恐懼, 也是對社會理性成熟程度的不信任。然而, 在技術仍然迅速發展普及的今天,網上的非正統資訊就會越來越挑戰所謂的主流資訊渠道的壟斷。這在全世界都是如此,不僅在中國,不僅在馬來西亞。在我看來, 政府能夠做到的,恐怕不應是打壓和恐嚇,而是進行政治改革和新聞改革。在改革的過程中培養一個成熟而且有理性的言論空間和公民社會。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