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油價漲勢未歇 節約能源為要

【大紀元10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均懋台北9日電)紐約輕原油期貨價格昨天收盤每桶站上53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觀察本週原油市場,幾乎每天上演挑戰歷史新高價的驚心動魄場面;隨著各方不斷警告高油價勢必對未來經濟造成衝擊以及通貨膨脹的隱憂,油價到底還有多少上漲空間成為各方關注的問題,節約能源恐是當務之急。

近半年來,隨著國際油價的持續走高,人們對原油即將枯竭的恐懼陰影日趨濃厚,儘管原油供給面不斷傳出增產消息,例如原油最大出口國沙特阿拉伯將日煉量提高至1100萬桶,以及加拿大西部Alberta州發現大量的油砂 (Oil Sand)礦藏,且該地油砂的原油蘊藏量相當於沙特阿拉伯原油蘊藏量的60%至70%;但這些原油供給量增加的訊息卻無法有效澆息油市的焦慮,油價仍不斷創下歷史新高。

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攀升,引起各國財經機構對經濟成長及通貨膨脹的憂慮,包括國際能源署 (IEA)及經濟暨合作發展組織 (OECD)等研究均認為,油價上漲對先進國家經濟成長確有影響,但不致妨礙景氣緩步復甦趨勢,而且油價與通膨之間的關聯度也較過去降低許多。此外,目前能源支出佔美國家計單位可支配所得比重僅2.7%,相較1980年代在5%以上,顯示能源支出佔美國消費結構的重要性已降低。

根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統計,台灣石油進口總值占總進口比重已由1982年的22.8%大幅降至2003年的8.3%,石油進口總值佔GDP比重由1982年的8.25%下降至2003年的3.7%;與石油密切相關產業產值佔GDP比重則由1980年的37%降至2003年的27%,數據顯示出台灣的經濟結構朝高附加價值產業發展下,石油相關產值佔總體經濟比重明顯下滑。

按照上述總體經濟的數據,既然能源消費對經濟的衝擊日益下滑,市場應對目前走高的油價無須過多憂慮,但由近2日來國際油價一再創新高,美國股市連番重挫看來,市場仍對高油價顯然難以釋懷。

以布侖特原油價格為例,過去1年來漲幅超過50%,但全球原油日需求量僅由7800萬桶增至8100萬桶,原油價格的變動率遠大於需求量的變化量,這顯示出全球對原油的需求彈性明顯小於一。原油此一能源就像水、電等一般生活必需品一樣,是基本的民生需求,也是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必需的能源,這類需求彈性小於一的民生日常必需品,若價格波動過大,對一般民眾的感受應是超過冰冷的總體經濟指標的數據表現。

既然原油是各國日常民生必需物資,原油價格的飆漲對各國政經情勢的影響及壓力終將浮現,可以預見的,各國政府將更重視高油價及其所帶來的問題,並苦思解決之道,眼前大家關心的是國際油價到底會漲到什麼起步,在這個答案還未揭曉以及沒有更好的原油替代能源之前,如何節約能源恐怕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