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價恐使亞洲經濟成長率下修

標籤:

【大紀元10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9日電)國際原油價格突破每桶50美元,造成全球經濟成長隱憂,據亞洲開發銀行試算,如果每桶50美元原油價格持續到2005年底,將因此拉低亞洲經濟成長率1.5個百分點。

近日原油價格突破52美元,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最新一期出刊的「國際情勢週報」分析,因油價高漲可能削減私人消費,美國景氣面臨下滑壓力。

據國際情勢週報分析,原油價格高漲,使家庭的實質所得減少,形成私人消費重擔,此外,成本高漲也壓縮企業獲利。

不過,如果比起石油危機,這次原油價格高漲對美國經濟體系的打擊力道遠較石油危機時為小,因美國經濟進入「生產增加」往「消費增加」的良性循環,以目前每桶約50美元的原油價格尚不致於使美國景氣中途夭折。

不過,「國際情勢週報」認為,亞洲地區高度成長促使原油進口大量增加,如果原油價格高漲成為常態,亞洲經濟勢必受到影響。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試算,如果每桶50美元的原油價格持續到2005年底的話,將因此拉低亞洲經濟成長率1.5個百分點。

據環球透視機構 (Global Insight) 以每桶油價40美元推估,2005年的亞太地區經濟成長率為3.5%。不過,油價若維持50美元,預估目標將再下降。

據國際能源總署(IEA)預估,原油價格每漲 10美元,將減少美國經濟成長率 0.3個百分點。不過,並不會使美國景氣衰退。主要是原油使用效率及替代能源措施增加,使美國原油依存度下降,目前的原油消費占GDP比重只有第一次石油危機時的一半以下。這次原油價格上漲對通貨膨脹影響程度也與石油危機時大不相同。

「國際情勢週報」分析,第一次石油危機後的1974年,美國的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1%,第二次石油危機後的1980年為 13%,但是如今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只有2%左右。

相關新聞
國際油價回跌  歐洲股市普遍上揚
北海布侖特原油期貨再創每桶四十九點三新高
被「刮」兩千萬 妻離子散
西堤、陶板屋推出原塊牛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