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价恐使亚洲经济成长率下修

标签:

【大纪元10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佩君台北9日电)国际原油价格突破每桶50美元,造成全球经济成长隐忧,据亚洲开发银行试算,如果每桶50美元原油价格持续到2005年底,将因此拉低亚洲经济成长率1.5个百分点。

近日原油价格突破52美元,据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最新一期出刊的“国际情势周报”分析,因油价高涨可能削减私人消费,美国景气面临下滑压力。

据国际情势周报分析,原油价格高涨,使家庭的实质所得减少,形成私人消费重担,此外,成本高涨也压缩企业获利。

不过,如果比起石油危机,这次原油价格高涨对美国经济体系的打击力道远较石油危机时为小,因美国经济进入“生产增加”往“消费增加”的良性循环,以目前每桶约50美元的原油价格尚不致于使美国景气中途夭折。

不过,“国际情势周报”认为,亚洲地区高度成长促使原油进口大量增加,如果原油价格高涨成为常态,亚洲经济势必受到影响。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试算,如果每桶50美元的原油价格持续到2005年底的话,将因此拉低亚洲经济成长率1.5个百分点。

据环球透视机构 (Global Insight) 以每桶油价40美元推估,2005年的亚太地区经济成长率为3.5%。不过,油价若维持50美元,预估目标将再下降。

据国际能源总署(IEA)预估,原油价格每涨 10美元,将减少美国经济成长率 0.3个百分点。不过,并不会使美国景气衰退。主要是原油使用效率及替代能源措施增加,使美国原油依存度下降,目前的原油消费占GDP比重只有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的一半以下。这次原油价格上涨对通货膨胀影响程度也与石油危机时大不相同。

“国际情势周报”分析,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1974年,美国的消费者物价上涨率为 11%,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的1980年为 13%,但是如今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只有2%左右。

相关新闻
国际油价回跌  欧洲股市普遍上扬
北海布仑特原油期货再创每桶四十九点三新高
被“刮”两千万 妻离子散
西堤、陶板屋推出原块牛排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