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山水米 日本也著迷

標籤:

【大紀元11月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曾慧雯╱專題報導)

在今年10月於日本九州舉辦的「2004年西日本國際食品展」中,台灣的「山水米」首度參展即獲得不少訂單,成功打入日本市場,也讓「山水米」的名號在國際間更加響亮。

西日本國際食品展自1980年開始舉行,每2年展出1次,是日本九州地區最大的國際食品展,也是進入當地農產食品市場的灘頭陣地,因此外貿協會特別規劃在該展中,額外以台灣館的方位理「2004年日本北九州台灣農產節」。

今年9月起,台灣米正式獲列日本同意進口的產品名單中,而為凸顯台灣米的魅力,貿協除在展館規劃上以台灣米為主軸外,另外並安排4場壽司發表會,聘請日本師傅以台灣米及台灣鯛在現場作壽司,果真得到不少日本壽司加工業者青睞。

山水米總經理葉淑蕙認為,未來的市場是品質行銷的時代,因此自1994年起就陸續取得CAS國家優良食品認證與ISO9001、ISO2000品質認證;之後,葉淑蕙更進一步採取自然生態農耕法,不惜虧本推動苗栗苑裡地區的有機米契作。

山水有機米產銷班成立於1998年1期,在苗栗農改場的技術指導下,採用「台梗9號」優良品種推廣有機米的栽培,當時面積僅約4.2公頃,還未達有機米產銷班10公頃的標準,因此先以試作方式進行。

在此期間,在苗栗農改場張素貞博士的專業技術指導與葉淑蕙的大力推動之下,農民樂意參與苑裡鎮山水有機米產銷班的耕作,1998年2期耕種面積已增加至12.7公頃,並向行政院農委會中喬公室申請產銷班登記,請領有機米認證標籤,至今已擴展至約60公頃。

今年山水米還新推出「鴨間稻」有機米,在不用農藥與化學肥料的田間放養鴨子除蟲吃雜草,種出有古早懷念風味的有機米,並成功推廣至日本市場。

鴨間稻產區仍保有傳統客家卵石乾砌的田埂,鴨子悠然游在水田秧苗中,景觀相當古樸優美。

山水米以最親近自然的生態農法、選用最優質的稻種,在火炎山下耕耘,同時也為台灣農業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25年傻勁 李東朝不當工程師 樂扛米

記者曾慧雯╱專題報導

放著台電工程師的金飯碗不捧,居然從台北跑回苗栗苑裡賣米搬貨?苗栗聞名的「山水米」,就是靠著25年前充滿傻勁與熱情的李東朝,一步一步慢慢打開知名度。

1979年,正值台灣經濟起飛之際,政府及業界對於各種科技人才需求孔急,當時台北工專畢業的李東朝,已順利考取台電工程師,又娶了台北姑娘葉淑蕙,前景一片大好。

然而,苗栗通霄土生土長的李東朝卻嫌「工作太輕鬆、人生缺乏挑戰性」,瞞著妻子親友辭去台電的工作,回到苗栗苑裡準備做起買米賣米的生意。

開工在即,李東朝帶著未曾遠離過台北的妻子葉淑蕙來到苗栗。葉淑蕙看見簡陋的石綿瓦屋米廠,屋旁只有一整片相思林荒地,不禁擔心地掉下眼淚。

回憶過往,葉淑蕙笑道,為了怕自己反對,丈夫便先斬後奏買了地、辭了工作,自己雖然從小在都市裡長大,但是面對丈夫回鄉創業的決定,她不但沒有阻攔,還全心全力幫忙打拚。

經過數年的奮鬥,李東朝夫婦首先推出小包裝米「國光米」,獲得成功,苗栗苑裡玉田里山水米的工廠旁,有1條巷子也因此被命名為國光巷。

這時候的葉淑蕙,也已經不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嬌弱城市姑娘,她不但要照顧家庭小孩,還身兼山水米的總經理,繁重的業務一肩挑。

在國光米成功的經驗之後,葉淑蕙開始思考如何推行自然農耕法,以拯救自然生態。

她認為,要挽救台灣的生態,就必須從水稻做起,唯有從大面積耕種的水稻田從事自然農耕法,才能改善土地的惡化。

於是,葉淑蕙積極推動有機稻米的契作,成為山水有機米的最大推手,目前已有60公頃農地種植健康的有機米。

在苗栗好山好水的環繞下,孕育出乾淨健康的山水米,也讓居住在其中的人們有著愉悅平和的心境。

對其他人來說,也許回鄉下買賣稻米並不是一條最輕鬆好走的路,但是對李東朝與葉淑蕙夫婦而言,這個改變他們一生的抉擇,現在看來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2024台北國際龍舟錦標賽集錦
世界最豪華火車在印度 如移動式五星級飯店
日本香川讚岐滿濃公園百花爭豔
日本香川單車一日遊:琴彈公園、錢形砂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