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蝴蝶夫人!歡迎你,黃英!

人氣 29
標籤:

【大紀元11月11日訊】斐聲中外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黃英為了祝賀她的啟蒙老師吳國鈞從藝50週年,將於11月20日下午7時在新澤西音樂廳與華夏合唱團在同一場音樂會上演唱,這本身已經是個大新聞了。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黃英剛一成名就脫胎換骨,從頭開始,不再是以前的那個「蝴蝶夫人」了,你會不會更加驚訝呢?

  1995年,黃英成名於法國歌劇電影《蝴蝶夫人》。成名以後接踵而來的掌聲、讚譽、鮮花、喝采鋪天蓋地而來,任你是誰,都不能不會在這頃刻而至的巨大幸福面前頭暈目眩。但是黃英冷靜地與「蝴蝶夫人」「劃清了界線」。按自然聲域類型分析,她發現自己屬於抒情花腔女高音,不適合唱太戲劇化和聲調高亢的歌劇,她認為她的聲音沒有那麼大,勉強為之會損壞聲帶。此後,她堅決推辭所有「蝴蝶夫人」的演出邀請,寧願放棄這一「趁熱打鐵」的機會,從頭走更適合自己的路。

  1996年11月,黃英在香港跑馬地大球場舉行的戶外音樂會中擔任獨唱,作曲家譚盾任指揮。1997年香港回歸時,她又主唱由譚盾為回歸所作的交響曲。同年十二月,黃英獲邀參加一年一度的「維也納聖誕音樂會」,與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戈、流行巨星麥克爾.波頓等同臺演出,她的藝術生涯因而又增添上了光彩的一筆。她已經成了世界各地音樂會的常客。黃英似乎該滿意了。然而,黃英深知音樂會演唱「曇花一現」的危險,她重新為自己設立了定位:儘量遠離音樂會,必須集中力量在西方古典歌劇界尋找一席之地,因為只有在歌劇領域才有久唱不衰的經典曲目,只有歌劇裡永恆的藝術形象才更能使歌唱演員永葆藝術青 春。

  1997年,黃英來紐約發展,後來的成果又一次證明她的選擇是正確的。黃英甘心從中小劇院起步,腳踏實地地逐漸行進,目標是登上大劇院的聲樂聖殿。從這一年起直至今天,她已經接手十多部西洋歌劇,其中擔綱演出的經典之作有威爾第的《法斯塔夫》、莫扎特的《魔笛》、《費加羅的婚禮》及譚盾新歌劇《牡丹亭》等等,成為歐美各大劇院炙手可熱的新星。

  1999年,黃英被挑中在莫扎特歌劇《魔笛》中,演夜後女兒帕米娜公主一角。其餘大部份時間,她風塵僕僕地在歐洲、北美及亞洲巡迴演唱,應邀與許多著名樂團合作,包括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芝加哥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德國克隆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維也納交響樂團、慕尼黑交響樂團、巴黎交響樂團及香港交響樂團等。她聲樂事業奔波的足跡遍及加拿大、美國、歐洲各國及泰國、韓國和新加坡等地。2002年10月,黃英在美國林肯中心上演的《費加羅的婚禮》中扮演蘇珊娜,這是個貫穿全劇的演唱難度很高的角色,除了有很多二重唱,更有大段大段的意大利宣敘調,對演員的壓力很大。許多女高音將其視為畏途。但是她卻將其看作「新的起點」。演出結束,好評如潮,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評價她「攀上了藝術生涯的新高峰」。

  回顧走過的路,黃英說,華裔演員想在歐美歌劇界發展,一定要先過語言關。好在她有很好的語言天賦,模仿能力強,學甚麼語言都幾乎聽不出口音。而目前阻礙華人演員發展的因素就是語言,若無法克服母語口音,就可能被排斥在主流樂壇之外。黃英的演唱技巧雖然紮實,但是用德語,英語,法語,意大利語演唱畢竟是一種新的挑戰。黃英唯一的法寶是天賦加苦練。她每天一大早起來練唱,即便回上海探親,仍不肯有一天的懈怠。她說,「一個歌唱家是否勤練基本功,是騙不了人的,一上台就能檢驗出來。」「別指望別人平白無故地認可你,只有靠實力說話。」黃英的歌聲,加上她的精神和意志,睿智和激情構成了她的音樂事業的美妙和弦。願她的事業的下一個樂章更加美輪美奐,色彩斑斕。 (華夏合唱團供稿)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澤西企業工作新規定 「無意歧視」或被起訴
新澤西州移民勞工比例高於本地出生員工
新州簡訊 詐騙新招: 假冒亞馬遜送貨工偷盜包裹
新澤西州長簽署新法 公眾更難獲得政府公共文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