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再出席的阿拉法特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1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一峰特拉維夫特稿)做為巴勒斯坦最高領導人的阿拉法特不敵死神的召喚,終於未能再出席主誕堂的子夜彌撒了。在主誕堂內任何時候都放了阿拉法特的頭巾,象徵他的出席的這個位子,將永遠空下來。在阿拉法特死亡的這一刻,象徵著巴勒斯坦或是中東的歷史史頁,也同時翻過去了。

促使巴勒斯坦問題成為全球焦點,卻終生無法完成建國宏願的巴勒斯坦領袖阿拉法特,於週四病逝,享年七十五歲。

巴勒斯坦內閣部長艾拉卡特證實了阿拉法特的死訊。阿拉法特係於巴黎近郊的裴西軍醫院陷入昏迷,終致病逝。

直至病逝之前,阿拉法特都是個具有多重面向的傳奇人物,既是恐怖主義者,也是政治家,既是獨裁者,又是促進和平者。

從二零零一年後的聖誕節,阿拉法特就被禁止出席在耶穌基督誕生的教堂參加彌撒;但是為了尊敬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的最高領導人,在主誕堂內右邊第一排第一個的位子,在任何時候都放著阿拉法特的頭巾,象徵他的出席;但阿拉法特終究還是不敵死神的召喚,他終於未能再出席主誕堂的子夜彌撒了。

阿拉法特的一生可以說是巴勒斯坦的縮影。他在1929年8月4日出生於埃及的開羅,他的父親是一個成功的巴勒斯坦商人,在他十五歲的時候加入回教兄弟會為巴勒斯坦的前途奮鬥,到他在埃及開羅大學唸書時更和同學組成學生聯盟。

回顧阿拉法特的一生,他在一九六九年成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後,就一直成為巴勒斯坦的唯一代表;由於巴勒斯坦人為了爭取獨力,它的各個勢力不斷地採用各種激進的手段攻擊以色列人;在一九八八年以前,阿拉法特的名字在國際間被認為是個恐怖組織的頭頭和代言人。

到了一九八八年聯合國在瑞士日內瓦提出和平方案後,阿拉法特才被國際認為是巴勒斯坦代表;之後阿拉法特被准許到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到一九九三年他發表了巴勒斯坦自治宣言,一九九四年更和當時以色列的總理拉賓、和當時的以色列外交部長裴瑞斯一起成為諾貝爾和平獎的得獎人。

當阿拉法特和拉賓一同在白宮由當時的美國總統克林頓見證下握手,這個鏡頭讓關心中東人士都認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終於有和平了。

但在拉賓被刺後,儘管阿拉法特回到了流亡在外多年的巴勒斯坦,而且阿拉法特到世界各地呼籲重視巴勒斯坦的權益,並強調以色列的不公平對待巴勒斯坦,阿拉法特仍然未能和以色列達成協議,讓巴勒斯坦國正式成立。

到二零零一年以後,以色列更把阿拉法特視為「敵人」。以色列總理沙龍多次表示,希望把阿拉法特趕出巴勒斯坦,而阿拉法特在死前的近三年期間等於是被囚禁在他拉馬拉的穆卡巴住所。

在阿拉法特晚年的這一段時間,雖說阿拉法特仍然緊緊握有巴勒斯坦的權力,但他給他在法國的妻子大筆金錢,他的親人和親信傳出貪污腐敗的消息,引起本來就生活不好的部份巴勒斯坦人不滿。

美國總統布什從二零零二年起就拒絕以阿拉法特為談判對手,沙龍更不和阿拉法特商談,並且等於將阿拉法特軟禁在他的住所。

阿拉法特最後的日子,正如同他的人生一般戲劇化。到了今年10月29日阿拉法特病情嚴重,在得到沙龍同意下,被以色列坦克部隊困在西岸總部近三年之後,他終於前往巴黎治病;但隨後沙龍就公開表示,將不會如阿拉法特的心願,以國將不准阿拉法特葬在耶路撒冷。

他原本病情已有進展,卻又急轉直下、迅速惡化。他的病情和死訊謠言,連日來在全球滿天飛。巴勒斯坦的高層官員集體飛往巴黎探視阿拉法特,卻遭阿拉法特四十一歲妻子蘇哈指控,是為奪權而來。一般的巴勒斯坦百姓,都為阿拉法特的健康祈福,卻也為了他遲遲無法改善人民生活而帶著失望。

阿拉法特一生中,曾遭遇不下五十次的死亡攻擊,他甚至在飛機空難中逃生,但在自然的生命規律下,他這次雖然到了法國治病,仍然面臨每個人最終都會面臨的死亡。他終於走了,留下仍未建國成功的巴勒斯坦。

阿拉法特的死亡象徵了一個世代的結束;而生命總是有它的走向,巴勒斯坦還是會向前行,只不過是少了以往象徵它的阿拉法特。

相關新聞
巴官員:阿拉法特將安葬在西岸雷馬拉
巴官員指今天將正式宣佈阿拉法特死訊
巴勒斯坦宗教領袖探視阿拉法特
利傳田:阿拉法特死後恐爆發權力鬥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