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貨膨脹壓力依然存在

標籤:

【大紀元11月1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許波報導)   中國官方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近來一直困擾中國經濟的通貨膨脹壓力有減緩的跡象,但是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卻突破了近九年來的最高水平。分析人士指出,這預示著中國通貨膨脹的壓力還沒有根本消除。

*消費者物價指數回落*

中國國家統計局星期五公布的10月份幾項主要經濟數據顯示,衡量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消費者物價指數10月份上升了百分之四點三,與前一個月百分之五點二的上升幅度相比有了較大幅度的回落。這是消費者物價指數連續第二個月回落。在此之前,這項指數在8月份上升了百分之五點三,創下七年以來的新高,引發了中國官方對通貨膨脹壓力的擔憂。

上個月,中央銀行把一年期的銀行借貸利率提高了零點二七個百分點,並採取了進一步限制銀行借貸規模的措施。中央銀行公布的數字顯示,10月份的貨幣發行量和貸款數目和規模都比前一個月有所下降。這些數據顯示,近來一直困擾中國經濟的通貨膨脹壓力似乎有所緩解。

導致消費者物價指數回落的最主要原因是食品價格的上漲得到控制。10月份糧食價格與9月份相比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落,蔬菜價格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九點五。去年開始的食品價格的大幅度上漲推動消費者價格指數不斷上升,增加了通貨膨脹的危險。

*分析人士:仍需控制通貨膨脹*

但是經濟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通貨膨脹的緩解仍然是非常有限的,今年1月到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平均上漲了百分之四點一,大大超過了官方預計的全年增長百分之三的水平。與2003年百分之一點二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相比較,中國今年控制通貨膨脹的任務還很艱巨。

*工業品出廠價強勁上揚*

10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的上揚證明瞭這一點。受原油、煤炭、鋼材、有色金屬及化工產品等主要生產資料需求持續上漲的影響,工業品出廠價格10月份比去年同期上漲了百分之八點四,成為近九年來的最大增長幅度。在工業品出廠價格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幅度最大,其中原油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了百分之四十一點四,並帶動一系列相關產品價格的上漲。煤炭價格漲勢加快,與去年同期相比,煤炭出廠價格上漲了百分之二十二點三。鋼材價格居高不下,而有色金屬出廠價格的漲幅進一步擴大,比去年同期上漲百分之二十二點九。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衡量生產成本的價格,通常被經濟學界看作是衡量未來消費者物價指數的一項重要指標。分析人士指出,在世界能源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中國持續上漲的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將取代食品價格,成為推動中國通貨膨脹率上升的主要因素。

相關新聞
中國升息 台商:影響不如人民幣升值
經濟學人雜誌:人民幣升值壓力加重
人行升息 百姓繼續分擔銀行風險
熊建華:中華聯合共和國──引言(加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