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生:我的上海紀行(上)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1月16日訊】浦東機場-資本國際化的門戶

經過6個小時的搭機、轉機、再搭機,我從台灣首途經香港抵達上海浦東機場,揭開了這趟上海出差的序幕。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心情是極為複雜的。畢竟,從小在國民黨控制的教育體制下,接受大中國意識形態的「洗禮與薰陶」,雖說不上有什麼國族甚至文化上的認同感,但如果比起去日本旅遊,無形中,總會有些親近性。畢竟,兩岸兩國仍是同文同種,彼此分享著一些文化遺續以及共同的歷史記憶。況且,隨著資本主義的國際化,上海根本是另一個台北或東京的翻版,在我的理性裡,要認識她,千萬得先把我對馬克思理論與社會主義的嚮往,擱置一旁。

儘管如此,在我的感性中,在即將踏上那些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也曾駐足的土地前,心中還是不免有些激動吧。

中國,對她的感覺只能用既陌生又熟悉來形容。

駝著行李,步入出境大廳,第一個熟悉的感覺湧上心頭,中國人真多!接機的人潮,擠滿整個大廳,從接機人手上拿的牌子,就可以知道上海是一個什麼樣的都市。SONY副總、HITACHI亞洲總裁、日月光經理、三星電子工程師、西門子高級專員…。國際資本的代理人,無疑是浦東機場的常客與貴客!

這一個新機場,作為中國引資發展、邁向資本主義的大門戶,找遍了整座機場,然後從迎賓大道一路開往我出差的城鎮,我竟絲毫找不著那塊叫做社會主義的遮羞布…。

豪華城鎮、失根的農民-原始資本積累

我出差的地方叫做T鎮(化名),位於上海市近郊,是一個新興城鎮。以往,是農作區與工業區,居民加農民(屬農村生產隊)共約3萬6千多人。如今,為了配合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上海市政府責令將黃浦江以西9萬多名住民強制遷徙至該鎮。在新的都市計畫中,T鎮將成為純住宅與商業區,所有的農業與工業生產都將停止。

「發展的速度,快得嚇人!」當地的農民說。

「昨天還是良田、廠房,還是生存工具,今天全成了有錢人的私人別墅」另一位農民說。

中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土地所有權分為「國家所有」與「農村集體所有」,興辦企業、商業區、城市住宅區…等所需之建設用地,由國家有償設定給企業、開發商等私人,或者無償劃撥來提供公益使用(如學校、體育館、醫院…等公設)。如果,土地為農村集體所有地,則需由政府透過徴用的手續,在辦理安置農村勞動力、補償土地費用、以及支付拆遷費用後,土地所有權歸為國有,國家再將使用權設定給私人。通常工業用地為50年,商業、住宅用地為70年,使用權可以自由買賣讓渡。說穿了,乃是土地私有制的一種變形。不同的是,國家作為最終的土地所有人,有權設立名目,隨時再將土地徵收回去。

飛機上,我唸了列寧的《國家與革命》,強調共產主義國家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而作為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機器,勢必要走向自身的消亡。但在中國,國家機器卻成了愈來愈大的怪獸,成了太上資本家…。

土地征用的錢,哪裡來?英明的中國共產黨政府,想出了一個穩賺不賠的「好法子」,新區政府透過招標、招商,將農村集體土地在徵用前先賣給開發商、建商,然後區政府扣個10%管理費再將經費撥付給鎮人民政府,讓鎮政府來具體辦理徵用與動拆遷作業。通常,「也不失高明」的鎮政府,會委託估價公司對農民的損失進行估價,然後再委託另一雙白套-動拆遷公司來與農民簽定協議,並進行動拆遷。村里的農民不懂討價還價,這一來一回,鎮政府往往可以大撈一筆。

「我們鎮政府光靠征地、動拆遷,就賺進了幾個億!」公司的黨支部書記,驕傲地跟我說。

也因此,T鎮為自己蓋了一棟富麗堂皇的「鎮公所」,人民政府辦公廳旁更升起一棟巨大氣派的活動中心。造價一億三千萬人民幣!聽說廣場上的植樹費用,一顆要價二十萬人民幣。走進辦公廳,做上電梯我差點沒失聲大笑,電梯間的地毯,大辣辣地寫著「WELCOM-星期三」,也就是說,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都要換一件?!

「不不!我們的地毯準備到星期日,有時候上級長官也會選在假日來視察的呀!你看我們多細心!」支部書記說。

「不便宜吧?」我問。

「這是當然地,要就要用最好地,展現我們鎮的繁榮嘛!」

在原本長滿莊稼的田園,如今被一棟棟豪華的別墅與平價住宅(動遷房)所替代。在那裡,一棟沒有裝潢的小別墅要價500萬人民幣(合新台幣2200萬),照樣銷售一空。問說買主是哪些人,炒地皮的、台商、高幹、企業主、萬元戶…不一而足。中國太大了,連有錢人的絕對數也多了…。

陸陸續續,許多村的生產隊因為土地遭征用,紛紛撤隊解散,過著離農的生活。相對於開發商高額競標的土地,農民拿到的只有微薄的征收費用,只能拿這些錢去買所謂平價的「動遷房」。通常,林林總總的補償費,大概讓每戶農戶拿個3、40萬人民幣了不起,而離農以後根本找不到工作。只好買兩套20來坪的評價棟遷房,一套租給外地來打工的民工,一套自己住,加上政府發放一個月290~400¥不等的保險金,就這麼度日子。

地方上,下崗的工人、農民越來越多,家庭問題與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犯罪率節節上升。

「當一個社會大秩序沒了,小秩序就甭提了!」取自:這一夜誰來說相聲。

中國從社會主義建設轉向為改革開放迎接資本主義後,用絕大多數中國人民的血淚來成就上海這一顆「東方明珠」,但我卻萬萬想不到,近在咫尺的這個上海市城鎮中,竟也赤裸裸上演人吃人的戲碼。

馬克思說過,直接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的分離過程,稱為原始資本積累。一旦農民離開了土地,他們就成為一無所有的勞動者,被迫轉業,進入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中。在歷史上,原始績累表現為血與火的歷史,在今日中國,表現為國家這一個太上資本家用「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裡面特有的「效率」與「決心」,用「發展」的「硬道理」來貫徹農民離農、發達工商生產、使少數人先富起來、帶動國家經濟起飛的使命。

這是血與火歷史的另一章,諷刺的是,手執原始資本積累鞭具的,不是別人,正是以工農無產階級為其政治服務對象的人民政府。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上海律師鄭恩寵拒絕認罪在獄中備受虐待
寒山﹕兩個中國
上海將實行錯峰讓電
石鳴:江澤民當道,「雞犬昇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