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球:正視中共內部激辯統一法

李華球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1月16日訊】今年5月中共總理溫家寶,首次提及大陸慎重考慮制訂統一法,在兩岸引起熱烈討論。北京涉台智庫透露,由於內部出現許多不同意見,涉台部門未達成共識,統一法的“討論階段”應該會延長。筆者以為,解決臺灣問題並非線性的思考邏輯、也不是使用某一種工具就可以解決的事。這裏所涉及的問題橫跨各類,錯綜複雜,並非制定一個法律就可以限縮臺灣意識的發展、解決這個問題。

中國以為制定統一法可以成為對台促統利器。不過,以北京國際關係學界為背景的一派智庫,出現不同聲音。他們認為:制訂統一法,至少在近期內,對解決兩岸問題並沒有太大助益,反而造成掣肘。吾人認為這是務實的清晰看法。因為,統一法的討論和立法,不僅曠日廢時,而且是將政治問題法律化,企圖以法律來牽制臺灣意識的成長,卻忽略臺灣意識成長的背後原因:主要正是因為中國的刻意打壓與外交阻絕,才造成多數臺灣人民的反感與痛心,使得臺灣意識漸次成長。

臺灣問題是“政治問題”,而“政治問題政治解決”。法律工具的彈性遠遠不如政治操作,因此,以法律充當促統工具有其重大局限。是以,筆者以為,訴諸法律化的制台工作,是跳脫“臺灣情勢”、倒因為果的、不切乎實際的做法。在技術層面,統一法的執法物件究竟為何?如果是臺灣政府或陳水扁,那麼,在治權不及於臺灣的情況下,這顯然有實行上的困難。這些實際不能依法解決的事情,不就是“統一法”的罩門嗎?不能突破的罩門與跳脫不出的窠臼,有意義嗎?

此外,主張制訂統一法的一派則認為,統一法可以為對台採取軍事行動提供必要的軍事基礎。但反對者認為,軍事權由國家領導人掌握,採取軍事行動早已有一定程式,毋須另行立法,立了法,反而會影響軍事行動。筆者對於這種說法,深以為憂,因為台海問題,最不能碰觸的就是軍事問題。然而從反對派的說法看來,他們認為,只要國家領導人一聲令下,武力犯台程式與機制即可啟動,不必另立法條遲滯延誤用兵時機。由此可見,中國以武制獨與武力侵犯的決心迫切。這就是臺灣人民最擔心害怕的事。而中國內部正、反兩派卻仍不排除武力解決問題的決心,足見台海問題的解決並非法律的問題與政治的問題而已。“善意的真心”與“棄武的決心”,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

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指出,現在的第四代領導人對臺灣問題的態度,最大特點是展現決心。制訂統一法恰可將決心落實為政策和法律,藉由明確的法律確立動員民間力量的方式。即使學界有不同意見,在經歷充分討論後,應該可以就制訂統一法達成共識。由章念馳的說法,筆者以為,目前的兩岸關係不只是嚴峻而已,很有可能走向:以法律層面來制約台獨意識高漲;政治層面以美制台,限縮臺灣的活動空間;軍事層面來先期赫阻“臺灣聲浪”,最後武力徹底解決臺灣問題。因此,筆者實在擔心中國會在內部壓力的簇擁下,鋌而走險地展現其企圖心與決心來解決臺灣問題。而在中國內部激辯統一法的此時,更顯得氛圍凝重,殊值各界正視。

--轉載自《民主論壇》網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