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美招商引資(04年11月21日)

標籤:

【大紀元11月2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方冰紐約報導) 台灣經濟部為了吸引外資派團赴美招商。在紐約舉行的台灣投資說明會上,台灣經濟部官員告訴美國廠商,如果他們善加利用台灣政府的政策,將可以把台灣加工出口區作為擴展中國大陸和亞洲市場的門戶,把中國製造的產品變成台灣製造的產品。但是美國廠商擔心台灣技術勞工短缺。

*官員:環境好商機多*

台灣經濟部次長施顏祥表示,台灣的投資環境良好,在生物醫藥、通信、影像顯示等產業存在大量商機。施顏祥說,台灣的經濟體制將進行結構性升級轉型,高科技人才和研發能力將使台灣能夠保持其國際競爭力。他說,能夠吸引美國投資人去的主要是高價值產品加工和服務行業。

施顏祥:“台灣比較適合做一些資訊、通訊和生物醫藥行業。”

招商團成員包括台灣經濟部商業司、工業局、投資處、技術處、加工出口區管理處的負責人,以及工研院電通所、化工所、生物醫藥推動小組、通訊產業推動小組、影像顯示產業推動小組的代表。

*次長:外流的是低價值工作*

對於大批台商前往中國大陸投資設廠,台灣面臨產業空洞化危機的現實,施顏祥說,台商前往大陸和東南亞投資是正常的,外流的只是低價值工作。

施顏祥:因為台灣累積了大量的加工生產的能力,台灣的工資在上漲,在這種情況下,台灣若干低價值的裝配工作向比較低工資的地方走是很正常的。

施顏祥表示,台灣已經從早期以資本進口為主變成了現在資本和技術出口為主的地方。

*台灣貨比中國貨價值高一兩成*

台灣經濟部加工出口管理處副處長陳聰潔表示,台灣的出口產品直接到香港和大陸的佔了三分之一,加上新加坡,佔總量的百分之40。如果美國的企業現在要擴展大陸和亞洲市場,在台灣和大陸還沒有直接通航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台灣政府“境外航運中心”的措施,在福建、廈門和高雄之間直航,把加工出口區當作一個很好的門戶。

陳聰潔:大陸的產品運如果到高雄,再運到加工出口區來,再經過加工之後,可以外銷到 世界各地去,如果進入到加工出口區,如果產品的附加價值超過百分之35的話,可以從“中國製造”變成“台灣製造”。台灣製造的產品的價值可以增加百分之10到20,甚至更多。

*外商擔心勞工短缺*

50多位美國企業界人士參加了台灣代表團在紐約曼哈頓舉行的招商會。他們對台灣高科技和服務業產品、投資環境、獎勵措施都表示印象深刻、頗具吸引力。但是他們擔心台灣技術勞工短缺的問題。

紐約州發展辦公室貿易專員康斯坦丁說:“我認為困難是台灣勞工短缺。技術勞工短缺,因為失業率很低,我想,美國公司到台灣投資,技術勞工,甚至非技術勞工短缺是個大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穿越美加邊界鐵路橋 中國女子偷渡美國被捕
黃瓜驗出沙門氏菌 美25州數十人感染住院
考慮民生 紐約州長霍楚:無限期推遲堵車費
紐約市議會常識小組提立法:廢除紐約庇護城法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