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改革避重就輕

標籤:

【大紀元11月5日訊】(轉自亞洲時報)香港政府教育改革諮詢近日如火如荼,但批評者卻指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在諮詢文件中避重就輕,把所有有爭議性的關鍵細節略去,未能真正發揮諮詢功能。這些細節看似十分技術性,其實卻足以牽動教育改革的成敗。

這份名為“對未來的投資”的諮詢文件有一大特點,就是只向公眾道出已有共識的大目標,例如大學學制由現時的三年改為四年,高中課程加入通識科目。對於上述兩個議題,社會上早有共識,李國章提出來,實在沒有甚麼人會跳出來反對。

不過,批評者指出,教育改革最關鍵的,並非其大方向,而是在操作中如何解決種種技術性的問題。批評者指,對於最應該向公眾諮詢的爭議內容,香港教育當局並沒有詳細列明向公眾諮詢。很多這類“細節”,都是以“逐步放風”形式透露。

諮詢文件中提到,大學學費將會由目前的每年42,100元(港元,下同)增加至50,000元,文件對於大學是否會實施“分科收費的建議”,隻字不提。可是,李國章10月20日公佈諮詢文件當日曾表示,新學制下學費會增加,若想維持現時學費,可考慮分科收費。

所謂“分科收費”是指,若學生修讀一些需要投入較多資源的學科例如醫科,便要支付較貴的學費,分擔教學成本。分科收費並不是一個新的爭論議題,2003年亦曾在教育界引起爭論,在香港政府財赤下,曾有大學學長提出分科收費,減低大學和政府財政負擔,但被大學學生團體強烈反對而作罷。有批評者意見認為, “分科收費”會讓一些貧窮學生以後不敢選修例如醫科等成本較高的學科,讓某些學科出現貴族化的情況。

奇怪的是,李國章亦曾反對分科收費,他在2003年12月9日曾公開表明,不希望大學增加學費去解決財政問題,亦不贊成大學實施分科收費。

李國章對這次改革的推行,可說有必須推行的決心。他11月2日表示,“三三四不可以失敗,因為會影響下一代”,不過這份攸關香港下一代及社會未來發展的諮詢文件,李國章只用了49頁,便交代了整個“投資”內容,包括新學制、課程、評核及頒發證書、配套措施和財政安排。

同樣,在高中課程加入通識科目這項建議,在社會上早已有人提出,並普遍認為在現今社會講求創新、獨立思考下,通識正可以擴闊學生視野和訓練思考。香港大學亦早已有共識,希望將通識加入為高中必修課,並列為大學收生準則之一。

不過,通識重視學生的意見,但一個“意見”如何可以客觀地給予評核,似乎是顯得更重要;可惜,香港教育當局對有關問題可以如何處理,目前仍未能提出一套可行辦法供社會討論。

教統局在這份諮詢文件中只提到修讀通識科為學生帶來的好處,卻沒有明確指出,學校應以哪種方式教授通識課程,只在文件中提到“讓學校及師生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教授和學習(包括小組協作教學形式)”。

諮詢文件的作用,原是想就一些具爭議或社會上意見分歧的議題向公眾諮詢,以便政府在在集思廣益下,將收集的意見分析後,有助政府進行政策。但這次香港政府推行的教育諮詢,卻好像是為了獲得公眾支持,而未有將應該讓公眾討論的問題提出,令人不免懷疑這份文件的諮詢作用有多大。(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工權會請願設工殤紀念日及紀念碑
調查:全港約三千人拾荒 籲政府社福提供支援
香港沙田沙井奪命事故 甯漢豪:將加強工人訓練
香港調查指東涌河魚類數目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