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意不認同北京制定 <反分裂國家法>

標籤:

【大紀元12月2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湯惠芸報導)   針對北京人大審查制訂<反分裂國家法>,台灣傳媒及陸委會近日公布多項民意調查。其中,年代電視民意調查中心最近公布的民意調查顯示,近6成的台灣民眾認為,北京制訂<反分裂國家法>,將會使得兩岸關係未來更為緊張,約3成民眾認為可能及一定不會影響兩岸關係。 年代電視的民意調查亦顯示,近5成的台灣民眾認為,北京制訂<反分裂國家法>,將降低兩岸談判的可能性;約2成4民眾認為,會提高兩岸談判的可能。

另外,陸委會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約8成3的台灣民眾,不同意北京以制訂<反分裂國家法>作為武力犯台的藉口。而在傳出北京將制訂<反分裂國家法>之後,約8成的受訪民眾認為,北京對台灣政府敵意升高,為1999年8月前總統李登輝發表「兩國論」5年來的新高點。

**南方朔:大部份台灣民眾對〈反分裂國家法〉持負面看法 **

政治評論員南方朔表示,自從北京方面透露出將審議制定〈反分裂國家法〉之後,整個台灣的反應,就被執政民進黨主導,將北京的「反台獨」和「反台灣」畫上等號,因此,大部份台灣民眾對北京制定〈反分裂國家法〉持負面看法。

南方朔續說,北京以制訂〈反分裂國家法〉代替〈統一法〉,反映現階段北京除了「反獨」之外,對「促統」其實並不急迫,既無時間表,對統一也保有極大的彈性。因此,南方朔表示,〈反分裂國家法〉的主要目的只是遏制台獨,將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仍然有很多選擇的空間。

南方朔說:“不可以選台獨這是已經確定的,但是其他的有很多選擇,這個選擇就要靠互動,譬如「邦聯」也是很好的制度,北京還沒有拒絕邦聯制度,即是兩岸關係有很多空間可以透過互動去創造。”

中央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徐永明表示,北京審查制訂〈反分裂國家法〉是單方面的行動,雖然表面上是「反獨」而不是「促統」,但是台灣民眾一般反應是,這個法案對台灣的針對性很強,因此,最近的民意調查都顯示,大部份台灣民眾對〈反分裂國家法〉持負面的觀感。

**徐永明:兩岸在統獨問題上已經進入法律戰**

徐永明並表示,北京審查制訂〈反分裂國家法〉亦是針對台灣的〈公投法〉,兩岸在統獨問題上,已經進入法律戰。徐永明說:“就是進入法律戰,因為對北京而言,從〈統一法〉到〈反分裂法〉,台灣事實上是獨立,北京可能無辦法改變這個現狀,但是法律上北京希望限制台灣發展的空間,從另一個角度看,台灣從總統直選到公投,這樣的進程北京覺得還是要做一些事,否則感覺在兩岸關係上北京一直都是敗退。”

徐永明並表示,台北方面要觀察北京審查制訂〈反分裂國家法〉的具體內容,才能夠評估這個法案對兩岸關係實質的衝擊,必要時台灣也可以考慮因應北京的軍事威脅,制訂<反併吞法>,但是類似的法案針對性也很強,對兩岸關係亦可能有負面影響。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大費城亞洲文化中心將包車觀看紐約華人新年晚會
中國所有戰備 全針對台灣
採訪李登輝日外務省給新華社特權?
追討黨產 理直就氣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