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資助機構擬推最低工資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2月3日報導】(據明報新聞網報導) 一班長洲清潔工人昨日到立法會門外請願,抗議被無理扣減工資。經一輪商討,罷工事件暫告一段落,食環署同意以增加工人每周工作時間的方法,令工人的月薪由4200多元,上調至4913元。

政府正考慮要求法定機構及受政府資助的非政府機構,在外判合約時於個別工程實施「最低工資」。

勞工顧問委員會今日將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最低工資及最高工時,據了解,政府為暫平衡勞資雙方意見及明白資方會強烈反對最低工資,考慮要求法定機構及受政府資助的非政府機構,按政府現行規定,在外判合約時於個別工程實施「最低工資」。僱主聯會則在會議前夕表明立場,反對立法設定最低工資,並指最低工資不單不能保障工人,反而會令部分弱勢社群失去工作。

據了解,當局明白資方強烈反對立法訂定最低工資,但若「毫無表示」,又會給工會人士抨擊。現時個別行業設最低工資的指引,只適用於所有政府外判的服務合約,據知,當局認為其中一個較可行的方向,是在現有計劃的基礎上再擴闊一點,要求所有法定機構、受政府資助的非政府組織或受助團體,也要實行「最低工資」。

身兼工聯會副會長的立法會議員譚耀宗亦坦言,若要一下子立法訂定最低工資,預料資方一定有極大保留,相信還要花不少時間去解決。他認同,最快最可行的,是所有法定機構、受政府資助機構和團體,均按政府發出的指引辦事。

立法會社福界議員張超雄則相信,現時只有部分規模較大的非政府機構會將部分工作外判,故相信不會對機構造成太大財政壓力。

政府今年5月推出在外判合約制訂最低工資的政策,據了解,現時各部門簽訂的新合約中計算,約有5000名工人受惠,而當所有舊合約完結改用新制後,最終會有逾27,000名工人得益。政府初步評估,新制是有穩定工資作用,而現時部分大學及醫管局亦有跟隨。

不過,在勞顧會開會前夕,商會表明反對最低工資的立場。本身為香港總商會理事的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強調,資方對最低工資的態度「旗幟鮮明」,絕對反對立法制訂最低工資。

香港僱主聯合會行政總監馬黎碧蓮亦認為,最低工資會損害香港經濟,弱勢社群員工亦未必可得益,該會更列舉6大個反對最低工資的理由,包括「最低工資」會變「最高工資」、僱主寧可聘請有經驗人士,青年及弱能人士難以就業、解決失業問題方是提高工資方法、違背政府不干預政策、加重中小企業負擔及削弱香港競爭力等。她表示,近期已有不少庇護工場對制訂最低工資表示擔心。

有庇護工場負責人表示,相信最低工資會對弱能人士尋找工作造成困難,因僱主到時多會聘請健全人士。但他估計,若制訂最低工資後,僱主會將更多工作外判,那便會增加庇護工場的投標機會。勞顧會兩個勞方代表潘兆平及葉偉明強調,近年工人工資持續下調至不合理程度,政府應立法訂最低工資。

相關新聞
中國試圖遏制拖欠工資的問題
查一查中國領導幹部子女留學的背後
南京兩民工討欠薪被毆受傷
民調顯示:英國人寧願多賺錢不願休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