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種新的理論

徐水良:新人文主義或人本主義

徐水良

人氣 17
標籤:

【大紀元12月30日訊】 作者按: 離開中國大陸前,中共當局找我談話,不准我將自己寫的文章帶出國外。對這種做法,我當時頗為不解。臨走時,仍然帶了一部分幾十篇文章。結果,隨身帶的文章在海關悉數被中共當局沒收。到美國後才清楚,中共當局之所以不問其他,只查我的文章,原因大約是怕這些思想的流行。下面這篇文章,是我剛到美國不久寫的,一方面是對本人的研究和理念的簡要介紹,另一方面,也是對筆者在大陸寫的一系列文章的濃縮。由於理論性較強,筆者雖然盡可能寫得通俗,但一般人理解時可能仍然有一定困難,盼讀者能有適當耐心。

徐水良
一九九八年八月

二十四年前,經過刻苦研究,我發現,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是一個極其廣闊的領域,決不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所概括得了的。後者只涉及前者的少量領域。我當時形成了關於社會人文科學理論體系總體框架的基本構想,以後一直渴望深入研究其中的基礎理論部分,並把這些研究成果寫出來,但接連不斷的監獄生活,幾乎完全剝奪了這種可能。結果,只留下一九七六年和一九八二年在監獄中寫的兩個提綱及一些文章。可惜這些東西也無法帶出來。本文試圖對有關研究成果作一個簡單的介紹。為敍述方便,並為糾正迄今仍然主張馬克思主義的人的糊塗認識,這裏先從對以馬克思主義為代表的,以經濟為中心,以經濟為基礎的理論體系的批判寫起。

(一)、對以馬克思主義為代表的理論體系的批判

在研究過程中,我逐步形成了一個社會人文科學體系的基本框架。這是一個以人和人的發展為中心的理論體系,雖然一開始它就是與馬克思主義完全對立的,但由於本人對馬克思主義的迷信,在以後長達十餘年的時間內,我一直試圖調和它同馬克思主義的對立,卻一直沒有成功,及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一天,我終於發現,原來馬克思主義從根本上是完全錯誤的,而不是我們過去相信的那樣,它的基本原理正確,只有少數結論錯誤。從六十年代初起,筆者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三十多年,自信研究深度遠超過官方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正是這種研究,為今後批判和否定馬克思主義奠定了基礎。

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基礎是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它的辯證法,是一種錯誤的矛盾哲學,鬥爭哲學,詭辯哲學。而所謂的辯證唯物主義,則是一種實踐唯物主義,它把實踐和客觀實際混淆起來,等同起來,它主張理論來源於實踐,實踐先于理論,完全顛倒了人的意識,人的理論和實踐的關係。我研究得到的意識科學證明(參見後文),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實踐只是人類意識的結果,只是意識基本過程的最後環節,因此,在漢語中,實踐的基本含義就是理論的實行,就是把理論應用於實際,它是人的主觀能動行為,因此,實踐只是理論的結果。實踐唯物主義輕視知識和知識份子,是為愚昧、無知和盲目莽撞張目的理論。

而所謂的歷史唯物主義,是一種經濟唯物主義,它主張生產力和經濟起決定作用,由生產力和經濟決定人類社會,主張經濟是人類社會的基礎,這就完全顛倒了經濟、生產力與人類社會的關係,我的研究證明,決定人類社會的,不是生產力和經濟,而是人類自身的發展程度。是人的自身發展程度及由此決定的人類社會,進而對生產力和經濟起決定作用,而不是相反。人的自身發展程度,包括人的個體發展程度,人的社會發展程度,以及兩者的交互作用,是生產力和經濟得以產生和發展的基礎,而不是相反。

具體說來,人的個體發展程度,包括人的體質和體力,智力和知識的發展程度,其中,尤其是科學技術的發展程度,決定生產力的質的方面;人的社會發展程度包括人的自由化發展程度,人的社會組織程度,政治和經濟關係的發展程度,其中包括政治和經濟組織管理的民主化及現代化程度,決定生產力的量的方面,生產力的量的擴展。例如,歐洲的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英國革命,導致思想解放,思想解放又促使牛頓力學的產生;而牛頓力學體系,其中包括理論科學、應用科學和技術體系的產生和形成,決定了工業革命的質的方面;而英國革命產生的議會民主制,及資本主義的社會關係,決定了工業革命的量的擴展。在英國革命一百幾十年以後,牛頓力學產生一百年後,終於產生了工業革命,因為對工業革命質的方面起直接決定作用的,不是牛頓力學中的純理論體系,而是牛頓力學中,由理論體系決定的技術體系,因此,技術體系僅稍早於工業革命而產生,並且,與工業革命一起發展,一起形成;而工業革命則緊隨技術體系的進展而進展。

這段歷史,決不像中國過去少數”理論家”那樣,按經濟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必然邏輯解釋,是工業革命產生牛頓力學,產生英國革命。他們不懂歷史,完全顛倒了歷史順序。這種”歷史唯物主義”,把物質生產力與客觀物質混同起來,事實上,兩者完全不同,物質生產力不過是人的智力,知識和體力的物化,物質生產力不是獨立的生產力,現代物質生產力,機器設備、火車、飛機、電腦及電腦網路等等,如果抽去其中的智力,知識等精神因素,它們不過是廢物一堆。

根據經濟唯物主義,馬克思,恩格斯預言歐洲大戰後,歐洲社會將會倒退到黑暗時期,因為物質生產力毀滅了,但兩次大戰後鐵的事實,卻宣告馬克思恩格斯這個預言的破產。因為物質生產力不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起決定作用的是人,高素質的人並沒有被毀滅,因此,歐洲,德國和日本,很快在戰後物質生產力幾乎毀滅的一片廢墟上,重新崛起,並飛速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都是偽唯物主義。

在這些錯誤的哲學基礎上,馬克思建立起階級和階級鬥爭理論,以及典型的專制主義理論即無產階級專政理論。馬克思的經濟學說,價值和剩餘價值學說,也包含著嚴重錯誤。馬克思主義是資本主義經濟異化的產物,它產生於資本主義經濟異化的高峰期,這時,人們創造的生產力和經濟似乎反過來決定人和人類社會,階級和階級鬥爭似乎也不是人類社會的異化現象,而是人類社會的本質和動力,馬克思雖然反對這些異化現象的某些醜惡方面,但他卻把這些異化現象本身提升為人類社會的普遍的甚至是永恆的規律,把它說成是人類社會的本質。現在的西方社會仍有一些人相信馬克思主義,這並不奇怪,因為現在的西方社會,仍然是一個以經濟為中心的經濟異化社會。

說到異化問題,涉及人類歷史的分期問題,在這個問題上,馬克思主義把地中海模式強加給全世界,提出”五階段”分期和”三階段”分期等等。其實,中國模式、印度模式、斯拉夫模式等等,與地中海模式是完全不同的。而地中海模式是一種大進大退,大起大落的模式。馬克思恩格斯企圖把它說成是一直前進的模式,甚至抹殺蠻族入侵後中世紀黑暗時期的大倒退。而就異化問題說來,有分封(封建)貴族制度的血統異化,有奴隸制度的非人,非人性異化,集權專制社會的權力異化,秦漢以後的中國社會(消滅了分封封建制度的社會,卻被死搬馬克思主義的”史學家”們命名為”封建社會”,以致我們也不得不在非封建的意義上使用封建這個詞,造成概念上的很大混亂。)以及”社會主義”國家都是一種權力異化社會,官本位社會。而資本主義社會,則是一種經濟異化社會,以資為本,以經濟為中心。未來社會,將是異化消除,和人性複歸的社會,將是一種以人為本、以人和人的自由發展為中心的人本社會。這種社會的產業特點之一,是資訊產業的高速發達,因此被未來學家稱為資訊社會。思想陳舊的人們企圖使資訊像物質生產力和經濟一樣成為異化的統治人的東西,但這恰恰與資訊的本質是相違背的。〔關於歷史的分期問題,以後有機會再詳談。〕

馬克思主義及西方世界其他許多理論體系,尤其是經濟學理論,其中包括許多激烈反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和理論,往往都是經濟異化的產物,以經濟為基礎,以經濟為中心,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重經濟,輕視人,甚至蔑視人。

(二)、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理論

基礎理論,或基礎科學,是專業理論,專業科學,以及應用科學,策略科學或技術科學的基礎。人文、社會科學的基礎理論,一直是筆者理論研究的重點,但為節省篇幅,這裏只好寫得極為簡略。

我把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理論分為以下七個部分:

A,人的發展理論。這是總的研究,包括某些方法問題和哲學問題。

B、意識科學

在這裏,把意識科學這部分作為基礎理論介紹的例子,多講幾句,基礎理論的其他部分少講一點,甚至一筆帶過,以節約篇幅。事實上其他部分的內容,與這部分一樣,非常複雜。

我把意識體系,同時當作意識過程來研究。人的意識,分為四個基本過程,三個後繼過程。四個基本過程是:感性過程,認識思維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三個後繼過程是:表述過程,傳播交流過程,意識的各種形態的形成過程。

下面我們講講意識的四個基本過程。

1、感性過程。這是從物質到精神,從客觀到主觀的過程,是從感覺到表像到記憶表像的過程。因為人的感覺往往是非原初的,因此,這種感覺和人的先前意識結合,往往表現為知覺(這就是知覺的本質)。感性過程類似於傳感,錄影、錄音,它結束於記憶表像。記憶表像既是感性過程的終點,又是思維過程、思維系統的起點。

把意識過程的任何一個片斷誇大化,都會產生錯誤,列寧的”映象”理論,即”反映論”,就是把感性過程的這一階段無限誇大,把它說成是人的全都意識過程,把人的全部意識都說成是”映象”,或”反映”。佛洛德的潛意識無意識神秘主義,也是把人的潛意識,”無意識”的作用極端誇大的結果。

2、認識,思維過程。在感性階段之後,同時展開的是兩個過程,一個是認識思維過程,一個是情感過程。這已經是大腦和神經系統內部的運動過程,在表像和記憶表像的基礎上,展開的是形象思維,它像播放電影、錄影、動畫一樣在人的頭腦中展開。形象思維不斷進行,重複部分和共同部分的不斷強化,非重複部分的相對弱化,弱化部分的不斷揚棄,形象越來越簡化,越來越抽象,最後產生概念。毛澤東把概念當作本質和現象的分界,這是不懂裝懂,完全無知的胡說。概念只是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分界,與現象與本質的問題無關。最初的概念只是簡化的圖像或圖像組,從概念以後,就是抽象思維,概念思維。

概念思維發展到一定階段,簡化的概念圖像變成固定的符號,或由其他固定的符號來取代,概念思維發展為符號思維,這就是語言思維和文字思維等等。但語言和文字必須遲至後面的表述過程,和傳播交流過程中才能產生,因此,在這裏,語言文字等等符號是從後面的過程中借來的。所以,語言符號思維從一開始就不是一種原初過程。它須待原初過程完成以後,並且在長期的表述及傳播過程中,經過摸索固化,逐步產生語言以後,才能在非原初的過程中使用。因此,語言雖然在史前時期即已產生,但必須在人類思維產生以後,很久很久才能產生。所以,馬克思、恩格斯、史達林,以及大多數心理學著作把語言說成是人類思維的基礎,這是完全錯誤的。沒有文化的聾啞人有人的思維,包括形象思維和初級抽象思維,但卻沒有符號思維,所以語言決不是思維的基礎。而普列漢諾夫的像形文字說,把人類意識與象形文字等同起來,則是把符號思維的初級階段誇大,把這個階段,這個片斷,誤認為是整個人類意識,這也是理論上經常產生的以偏概全,甚至以一當全的錯誤。前面講到的列寧和佛洛德的錯誤也是同樣。

形象思維是抽象思維的基礎。符號思維如果不與符號所代表的形象聯繫起來,那麼,它只是毫無意義的符號。過去研究人工智慧只研究邏輯思維,顯然是創造不出完全的人工智慧來的。只有以形象思維為基礎,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相結合,才能創造出比較完全的人工智慧。(八十年代,我從獄中寄出論述有關思維的文章,糾正過去馬列主義理論界、心理學界,及其它一些研究部門把語言,邏輯,抽象思維當作思維的基礎等一些錯誤,講到形象思維是抽象思維的基礎,論述靈感,頓悟,漸悟等一些問題。未能獲得發表。但思維科學”權威”錢學森先生等在公開報刊上針對這個結論說,最近有人提出形象思維是抽象思維的基礎,引起爭論。大家可以討論,不要這麼早下這個結論。他的許多說法,表明大陸這個名聲最大的思維科學權威實際上不懂思維科學。記得我從獄中寄出批判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文章,全面批判該毛澤東在文章中政治標準第一等一系列錯誤,也是未獲發表,可是隨後報刊發表消息,說最近有人否定政治標準第一等等觀點,引起熱烈討論,云云。誰否定這些觀點,文章在那裏,卻不予報導。這也是中國一種奇特現象。)

符號思維發展到一定階段,形成邏輯,產生邏輯思維,以後,思維越來越抽象,產生哲學概念和哲學思維。

以上是思維的悟性(知性)階段,這是在感性過程以後,一個以歸納為主線的階段,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毛澤東的《實踐論》沒有這個階段,感性過程被不恰當地稱為感性認識,然後就是理性認識。感性和理性相對。其實,在悟性階段以後,才是理性階段。理性和悟性相對,和感覺,感性相對的是思維。悟性和理性都屬於思維。在理性階段,思維從先前達到的抽象出發,在這些抽象的指導下,與早先記憶在大腦中,並時時浮現在人們眼前的記憶表像相結合,以演繹為主線,從抽象向具體回復,推出一個從抽象到具體的理性系統,這就是理性過程。為簡化起見,這個過程我們不詳述了。理性系統是理性過程的結果,就是通常說的理性認識。在上述過程中,分析和綜合並用,毛澤東把認識過程,調查研究過程等等稱為分析過程,這是他的又一個無知。他的實踐論把人的認識過程搞得混亂不堪,與矛盾論同為裝腔作勢,不懂裝懂的典範。上面,我們已經可以看到,毛澤東《實踐論》在感性理性等方面的荒謬。不過從下面的論述中,人們將可以進一步看到這些方面及其它方面的荒謬。但是,除部分問題外,我們將不再一一列舉。

有的人,特別是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如黑格爾,以為可以從最稀薄的抽象直接推出具體,這是完全錯誤的,抽象只有以記憶表像以及其他具體意識為前提,並與它們相結合,才能從抽象走向具體,或者說,只有把抽象放在具體的表像,以及其他具體意識之中,才能建立起從抽象到具體的脈絡。

列寧和毛澤東還把認識過程和表述過程等同起來,說資本論的表述過程就是研究過程,這也是錯誤的,研究過程,也即系統性認識過程中的一種,與意識後繼過程中的表述過程是完全不同的,在很多方面是完全相反的,尤其是理論的表述過程,常常略去或者很少講化了大量時間的感性過程和悟性研究過程,只是著重講理性系統,及理性過程,重建從抽象到具體的體系。因此常常表現為與實際研究過程,與悟性過程的某種相反性。資本論的表述過程就是這樣,這是馬克思自己也在某種程度上認識了的,說到過研究和敍述的相反性。這種表述過程的特殊性,也導致許多人以為從抽象直接可以推出具體的錯誤看法。唯心主義哲學家如黑格爾,以及列寧、毛澤東以下大量的馬克思主義者,都是這樣。

3、與認識思維過程同時產生,同時展開的,是人的情感過程。這種情感過程形成人的情感系統。情感過程和情感系統,是與人的認識思維過程和思維認識系統相並立的過程和系統。為簡化起見,我們這裏不詳細講情感過程和情感系統。

以上三個過程,即感性過程,思維過程,情感過程的結果,產生的是具有一定意識的人,或者說,它們使原初的血肉的人,同時成為意識的人,意識的人的意識,包括知識系統,情感系統兩個系統,以及兩個系統的綜合。

4、意志過程

意識的人產生以後,意志過程仍然不會自發產生,必須有人的需要和需求的介人。意識的人與需求結合,才會開始意志過程。毛澤東”實踐-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實踐”的公式,是非常錯誤的,混亂的,搞亂了人的意識過程,其中包括把認識和實踐直接連接在一起,也是完全不對的。

需要往往是客觀的,由人的肉體或者其他客觀實際決定,客觀需要變成主觀需求,然後,又變為動機,這是意志準備過程,意志前提過程。

然後,對客觀實際進行再認識,也就是前面各個過程的重複和不斷重複,(實際上,也包括後面的過程及其重複,因為人的意識過程一般都不是原初的,因此即使初級過程,也往往包含後面的複雜過程,例如,初級的感覺中,也包含了人的各種複雜意識的作用,感覺與先前意識結合,就變成知覺),通過再認識,最後確定目標、目的、方向。以上兩個過程可合稱為意向過程。

目標方向確定之後,還必須進一步確定道路,路線、方針、政策、方法、具體步驟等等一系列問題,這就是策略過程,決定策略的過程,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誇大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是不對的,文革中,毛澤東說,路線決定一切,這是很錯誤的,因為路線不僅不是決定一切的,它本身還得由方向決定,並且,它的落實,還得靠方針、政策、方法、步驟等一系列具體環節。

意向過程和策略過程,也可以合稱為決策過程。

這些過程完成以後,才是策略的實施過程,這也就是行動過程,同時也是實踐過程。不過,實踐過程的含義,比行動過程的含意要窄一些,因為實踐僅僅是對相對於過去的意識和理論而言,它只是行動過程的組成部分。

作為意識基本過程的最後過程,最後一環,實踐當然是理論檢驗的最後標準,但把它說成是”唯一”標準,卻是完全錯誤的。因為人的錯誤思想,絕大部分是在先前的意識和思維檢驗過程舍去的。其中包括在形象思維檢驗,抽象、邏輯思維檢驗,想像檢驗,科學實驗檢驗,電腦模擬檢驗等等過程中舍去的。(毛澤東把科學實驗說成三大革命實踐之一,是一種無知,是為實踐唯物主義自圓其說的牽強附會的謬論,科學實驗屬於認識過程,它始於認識,目的也是認識,終於認識。)試想,三峽大壩的贊成意見和大量反對意見,贊成意見中的大量不同方案,以及人們頭腦中更多的、成千上萬的種方案,都要到實踐中去檢驗,這可能嗎?(因為只有實踐才是”唯一”標準,只有實踐才能檢驗,其他都不能作為標準,當然只能由實踐檢驗。)實行這種”唯一”標準,任何國家,任何社會都將不堪負擔。

在這種理論指導下產生的”模論”,即”摸石頭過河”的理論,”付學費”的理論,不尊重科學和科學標準,不尊重科學論證,科學預見和思想檢驗的做法,是很荒謬的,它們所造成的巨大損失,是有目共睹的,沒有一個頭腦正常的人會否定科學標準,然而,在中國,主張實踐”唯一”標準,否定科學標準,卻幾乎成為”常識”。他們毫不臉紅主張”摸論”,自己毫無預見能力,卻硬要摸石頭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十二億乘客的巨輪,寧可船毀人亡,也不肯讓賢,不相信”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些連古人也很清楚的道理,其輕率無知,蠻橫莽撞,實在罕見。一個人過一條小河,也許可以”摸石頭過河”,但過大河,開大輪,卻決不能”摸石頭”,必須有預見,有預先計畫,否則就會船毀人亡,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號稱總設計師的當代慈禧,卻完全不懂。(他比慈禧反動,罪行遠超過慈禧,功勞卻小於慈禧。)

事實上,人們的思想,拿到實踐中去檢驗的,就每個瞬間說來,不會超過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重大問題,其比例更小。雖然實踐檢驗以前的意識檢驗,科學實驗檢驗,電腦摹擬檢驗等等也可能產生錯誤,但總比把所有方案都拿到實踐中去檢驗好。而且檢驗是非常複雜的過程,實踐檢驗也常常也會出錯。並且,事實上,沒有意識的配合,單純的實踐是什麼也檢驗不了的。”摸石頭過河”的理論,是對當代系統科學的反動。象”貓論”一樣,都是反現代科學的,低級庸俗的實用主義。

對意識的三個後繼過程,為節省篇幅起見,這裏也不作介紹了。

從上面的敍述,人們可以看到,這種意識科學,以具體的科學來否定唯心主義哲學和馬克思主義的偽唯物主義,即所謂的辯證唯物主義,也即實踐唯物主義哲學。使唯物主義從抽象的哲學變成具體的科學。已經和即將解決過去心理學,思維科學一直沒有搞清的一些難題。

C、教育科學

教育科學是研究精神的人的生產的科學,它以上述意識科學為其技術基礎。

教育科學是比經濟科學更大,更複雜,更重要的一門科學,可惜迄今給予的重視太少了,人類化在教育上的時間,目前已遠超過經濟,因此,即使按馬克思的價值理論,教育的價值也已超過經濟。化在教育上的時間包括:從幼兒呀呀學語言開始的家庭教育,以及從幼稚園開始,小學,中學,大學教育中,大、中、小、幼兒學生化在學習上的時間,包括在校,在家及在其他地方的學習時間,教師、家長及社會的教育時間,家庭中教育和學習時間,成人教育和自學時間,在職學習時間,工作和勞動中包含的教育、學習、傳授等等,此外還包括教育方面的物質及其他耗費。

如果從整個人的生產來看,加上物質的人的生產,包括生育、養育、撫育、醫療、體育等等(其中醫療包括醫藥,體育除了物質的人的生產一面外,還有精神消費一面),那麼,人的生產,始終是人類社會的第一大產業,把經濟看成是唯一產業,顯然是很狹隘的。

D、文化科學

這是研究精神產品生產的科學,精神產品包括:

1、一般精神產品,如科學、技術、理論等等;

2、精神消費品,如文學,藝術及其他。

它們可以歸為一類產業,即文化精神產業,也可以分作兩類產業,即科技產業和文藝產業。

E、經濟科學]

經濟科學雖然在重經濟,輕視人,以經濟為中心的當代社會影響下,成為研究最多、最深、最細的一個領域,但也是以經濟為中心,以經濟為基礎的錯誤最嚴重的領域。

從以上產業劃分,以及我們的理論研究,可以看到,一些淺薄的經濟學家,以及一些淺薄的民運人士,一見市場化,商品化,私有化就支持,是一種多麼淺薄的錯誤!我們的研究認為,在當代情況下,教育應該以公營為主,私營為副,非商業化為主,商業化為副;科技產業中,理論科學的研究,包括基礎科學和專業科學,也應以公營為主,私營為副,尤其是基礎科學,要捨得化人力、物力、財力加以必要的重視和支持;而技術產業,可以以民營為主,文藝產業,則以私營民營為主;經濟產業,也以私營民營為主,但土地等特殊生產資料,適於國家和集體所有,單位和私人有償使用,筆者對農村土地問題的調查,證實了這一點。一哄而起,盲目實行土地私有,將會產生嚴重問題。事實上,中國在唐朝以前,廣泛實行土地公有,並沒有影響經濟發展,倒是宋朝以後,土地以私有為主,卻產生了大量問題。及到解放前,農村仍然有一定範圍,一定數量的公有土地,也並無影響生產的問題。

F、社會組織和管理科學

其中包括教育、文化、意識形態、宗教、經濟等等的組織和管理,公共組織和管理,軍事組織和管理,國家學說和政治科學等等。其中治權意義上的國家,是代表全社會的公共組織,是全社會的正式代表,說國家是階級的國家,這是不對的。(這是馬列主義階級專政這一專制主義理論的基石。)那樣,國家就不再是代表全社會的組織,不再是全社會排他性的唯一正式代表,而是階級組織,是階級專制的偽國家組織。國家的階級性,僅僅是某種情況下國家的一個方面,尤其是專制國家的特點,國家越專制,越傾向少數人及其階級,在個別極端情況下,甚至傾向于全社會的公敵,各階級的共同敵人,如社會渣滓,犯罪集團,貪污集團等等。相反,國家越民主,就越代表全社會。國家往往附屬有一定的暴力及暴力組織,現代國家主要是軍隊和員警。但這裏的暴力僅僅是附屬的,是國家的附屬物。毛澤東槍桿子裏出政權,是顛倒兩者關係的赤裸裸的暴力專制主義。

又由於國家是一種地域組織,因此,在許多人的頭腦中,作為地域組織的國家,與上面從社會組織和治權角度考察的國家,往往混在一起。

G、社會規範科學。

社會規範科學是研究各種社會規範的科學。包括研究自然和技術規範,生產和經濟規範,思想和思維規範,教育和學習規範,文化規範,規章制度,社會制度,風俗習慣,法,法律,道德規範等等。其中道德是一種最抽象,最具有概括性的社會規範。而法和法律則表現為國家意志,具有用國家,包括國家所附屬的暴力強制執行的特點。把道德和法律等等說成是階級的,同樣是很錯誤的,非常有害的,尤其是道德,往往具有全社會特點。

以上,C、D、E是橫向劃分,F、G是縱向劃分。

(三)、專業科學

專業科學內容龐大,筆者只涉及其中一部分,這裏只講一個例子,講人權、自由和民主理論。

人權原則是全人類最普遍的共同準則,它不分國界,適用於全世界,而自由是人權的核心,把人權說成主要是生存權,就是把人貶低為保護動物。而自由包括人類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思想、宗教、教育、經濟、文化、科技、學術、文藝、政治、生產、消費、日常生活、娛樂、交往、學習、生育、撫育等等一切方面,每個領域中的自由,都對該領域的進步有決定作用。人權和自由是民主的基礎,又是民主的目的,民主是自由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又是保護人權和自由的一種手段,民主是一種多數(決定)原則。保護自由是人權的另一個手段,是少數原則,即保護少數的原則,它是從人權原則直接派生出來的。少數原則靠憲政和法制,尤其是靠多數人的自覺遵守來維護。因此,民主必須服從人權和自由原則,服從反映人權和自由的憲政法制原則,它不應該成為多數人的暴政。

人類的最低目標是生存,最高目標是在一切方面獲得徹底的自由。自由化,化得越徹底、越好。反自由化就是反全人類,尤其是反對人類的未來。民主必須以自由和自由化為先決條件和基礎,尤其必須以政治自由以及言論,集會,結社,新聞,出版,競選等等方面的自由為先決條件。沒有自由的民主是假民主。因此,民主首先取決於自由化的發展程度,這是民主的先決條件,而對於民主本身,在自由化的基礎上,它取決於:

1、人的主觀因素,包括認識水平,獨立人格,風俗習慣,傳統等等。

2、客觀因素,包括交通,通信的發展水平,以及統計手段等等,例如傳統的交通,通信手段,當代的電訊,無線電、廣播、電視、媒體,網際網路等等。統計手段包括原始的”數人頭”到機械到現代電腦網路的各種手段。

除了上面交通通信及統計手段外,經濟對民主不起決定作用。相反,民主對經濟卻有巨大的作用,包括某些意義上的決定作用和許多情況下的促進作用。馬克思主義者,以及部分民運人士把市場經濟說成是民主的基礎,或者對民主有決定作用的東西,這是郁於經濟唯物主義的錯誤觀點,古希臘,及美國,在經濟非常落後,沒有任何現代工業的條件下,實現民主;而現代專制國家卻建立在經發展比它們高得多的條件下。

根據以上理論,我們可以解釋古希臘、古羅馬、美國、西方有關民主的許多問題,解釋在經濟現代發展情況下,產生希特勒的國家社會主義專制,以及其他現代專制的許多問題。包括共產黨人的社會主義專制(當代專制大多以社會主義面目出現)。

民主必須實行平等原則,人權和自由是民主的根本基礎,平等是民主的直接基礎。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強制規定任何公民,包括公民個人,公民組織(政黨、社團等等),公民的意識(思想、主義、宗教等等)的特殊地位,尤其是賦予領導權,指導權等等重大公共權力的做法,是違反人權原則,平等原則的非法行為。因為規定公民個人的特殊領導地位,必須導致個人獨裁;規定政黨的特殊領導地位,必然導致一黨專制;規定任何思想、主義、宗教的特殊領導或指導地位,必然導致思想專制。

人權和自由是民主的社會基礎,而平等原則也是民主的理論基礎,否認人人生而平等,也就是從根本上否定了民主原則,某些”精英”否定農民平等的人格地位,是違反民主和平等原則的糊塗觀點。

必須制定危害人類罪,危害人民罪,包括反人類罪,專制罪,危害自由民主罪,鎮壓人民罪,種族滅絕罪等等,並且賦予其追朔能力,因為獨裁專制的政府不會自行制定這樣的法律,因為這是違反人性,違反人類公認準則的行為。而一般的法定罪行,則不應具有追朔能力。不過,這後一段,已是從自由民主理論推出來的策略原則了。

(四)、策略科學

策略科學類似於技術科學,是一種社會技術科學,在這裏,在策略科學方面,舉三個例子。

(1)、當代人類的策略戰略問題

當代人類面臨三大歷史任務,即:1、完成以經濟為中心向以人的發展為中心的戰略轉移;2、消滅專制,實現民主;3、消滅世界戰爭,實現世界永久和平。

(2)、中國復興和發展戰略問題

由於中共先是搞階級鬥爭,路線鬥爭,搞得中國人人勾心鬥角,內鬥嚴重,並且成為習慣傳統;接著,又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翻譯成老百姓的語言,就是圍著金錢轉,一切向錢看,金錢第一,犧牲道德、教育、文化、科學、環保,使中華民族的民族素質及生存環境,降低、惡化到空前可怕的程度。中共對中華民族素質及環境的破壞,遠遠超過對經濟的破壞。對經濟的破壞,一代人的時間基本可以糾正;而對人的素質的破壞,幾代人也難以挽回。決定未來中國命運的,從長遠看來,不是經濟,而是人的素質。因此,我們必須堅決批判以經濟為中心的路線,大力倡導以人的發展為中心。我們必須向全社會大聲疾呼,高度重視人的素質問題,把提高人的素質放在首位。在社會各方面均衡發展的基礎上,優先發展教育、文化、科技事業,尤其是教育事業。要重視人的生存環境,生活素質重於經濟指標。

在現代化的各個層次中,人的現代化是一切現代化之本,是最深層的現代化,只有實現人的現代化,才能推動實現並保證中層次的現代化,即社會制度和組織管理的現代化,其中包括政治現代化。只有實現上述這兩個層次的現代化,才能推動淺層次的現代化,具體層面的現代化,包括教育、科技、文化、經濟、國防等各方面的現代化。有的現代化理論,包括”四個現代化”,”五個現代化”的理論等等,沒有搞清理代化的層次,現代化應該包括的科學內容,及科學地劃分其各個方面等問題。即使是淺層次的現代化,工業、農業、科技、國防等四個現代化的劃分,也是不科學的。所以,我們上面劃為教育,文化,科技,經濟,國防諸方面的現代化。各層次,各方面的現代化都必須依賴人的現代化,沒有人的現代化,諸方面的現代化就不可能實現。即使實現了局部的小範圍的現代化,也不可能鞏固。並且,人的現代化不僅是實現其他方面現代化的手段,同時也是其他現代化的根本目標。當然,人的現代化和其他各方面的現代化是交互作用,互相促進的,是雙向作用,而不是單向作用。

(3)、民運策略問題

筆者在大陸寫的一系列文章,批判了經濟唯物主義在新的歷史下的各種變種,如經濟改革決定政治改革,經濟改革必須先行,政治改革隨後的謬論,”民主必須依靠中產階級”的”中產階級”謬論,”告別革命”的謬論,以及他們捏造的”以暴易暴”,暴力只能產生暴政等等謬論。我們認為,人能控制人所創造出來的東西,人能克服異化現象,包括控制人類自己創造的經濟,暴力,克服經濟,暴力等等反過來控制人類的異化現象。在目前及今後短期內,企圖消滅暴力,包括有組織的暴力軍隊和員警,是不切實際的空想。企圖”告別革命”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暴力和革命等等為何物。在自己根本不懂得領域內亂作結論,在學術上是很不嚴肅的態度。

人類在將來有可能消滅某些有組織的暴力,例如軍隊,但其他一些暴力,包括有組織的暴力員警的消滅,卻很難預料。至於零散的,非法的暴力,我們只能控制和減少。而革命,人類是永遠不可能告別的。人類在將來,將告別暴力革命,但不可能告別社會革命,政治革命,思想革命,科技革命,產業革命,以及教育、文化、經濟方面的革命。而告別暴力革命的必要條件,是民主制度的建立並鞏固。在共產黨不以暴力鎮壓人民的條件下,我們主張採用”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方針,但這是有條件的策略,不是無條件的原則和口號。對待空前專制的中共統治,必須估計各種可能,各種手段並用。我們在努力爭取和平漸變道路的同時,不排除產生突變,革命的可能。

因為歷史怎樣前進,走什麼樣的道路,並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而是取決於客觀實際,取決於全國的實際情況。以為可以不顧客觀情況,僅僅根據少數民運人士的主觀願望,就可以走漸變道路,就可以排除革命道路,以為少數民運人士可以左右國內局勢,是一種武斷的空想,也是一種以駝鳥政策為特點在自大狂。而且,走改良道路的決定權,在於中共當權者。改良的權利屬於統治者,革命的權利,則屬於人民。中國的變革要靠全國人民,靠十二億人,不能只靠少數人的冒險,我們必須反對冒險主義,我們尤其要反對恐怖主義,因為恐怖主義是全人類的公敵,也是民運的敵人。

總之,民運採取何種策略,一切取決於客觀實際,根據自己長期研究,筆者認為,有了六四流血的教訓,中國即使走革命道路,也將是和平的,或者比較和平的革命。六四的血不會白流,再次發生六四那樣大規模流血的可能性很小,很可能是盛大慶典式的革命。

根據目前情況,中國民運必須儘快做好充分準備,應付可能發生的突變事件,避免八九民運那樣的失敗,同時避免可能發生的失控。根據目前實際情況,一旦發生全國性突發事件,失敗的可能性較小,失控的可能性卻很大。

一九九八年四月三十日

@

相關新聞
徐水良:走入歧途的中國改革
對胡錦濤溫家寶的最後規勸
徐水良:沒有共產黨,天下不會亂
徐水良:中共對中國人性的摧殘和破壞(講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