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晶采計畫」有效提升台灣半導體業競爭力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6日訊】(中央社記者何易霖台北十六日電)由台灣人所制訂第一套針對半導體客戶及供應商建立、推廣的國際連接介面標準「晶采計畫」今天正式發表。包括台積電、日月光等多家業者均表示,透過晶采計畫將能有效節省成本及時間,更進一步提升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

晶采計畫是由經濟部技術處所主導,結合台積電、聯電、日月光、矽品等四家半導體龍頭廠商歷時兩年所開發完成,並通過國際RosettaNet標準認可,我國首套企業制訂的產業鍊國際標準。

台積電資深副總暨資訊長林昆禧表示,半導體業分工日趨精細,對於產業鍊連結的重要性便愈加不容忽視,然而過去台灣在尚未有一套國際化供應鍊整合標準時,往往追隨國際標準,造成各家廠商引用標準紛雜,或是透過人工傳真及電話方式確認訂單,造成人力時間的浪費以及錯誤的情況發生,徒增許多不必要困擾。

林昆禧指出,在晶采計畫完成後,廠商將有一套國際化標準可循,將人工化的步驟轉成自動化,透過公司與公司之間系統化直接聯繫,利用網路的便利性,建制半導體製造體系供應商及協力廠商的完整供應鍊自動化商業環境,以節省時間及人力成本、減少訂單出貨錯誤,並強化體系間成員緊密合作的關係。

而經由晶采計畫,客戶在巡視訂單進度時也不必像過去從上游晶圓出貨到後端的封測業者一一確認,只要透過網路查詢,便能瞭解訂單在各階段的進度。

他說,目前台積電已有30多家客戶採用此一系統,其中不乏美國國家半導體公司及日本多家設備供應商等重量級廠商,經過台積電比較之後,發現採用晶采計畫已大幅減少成本及時間各將近一半。

日月光資訊副總盛敏成也表示,晶采計畫建制一套新的商務模式,過去客戶與廠商之間最重視生產過程的瞭解,不過卻往往忽略了在訂單下達的過程中,客戶的需求是否已清楚確實地讓廠商接受,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晶采計畫則提供了廠商與客戶之間溝通的平台,透過共同的標準,將彼此的認知確實貼合,對日月光在節省人力及時間成本上而言,發揮顯著的成效。

盛敏成指出,台灣在半導體供應鍊上堪稱全球最完整的體系,未來在晶采計畫逐步架構完成後,台灣在半導體產業鍊上 B2B的位置將更加重要,對於提升我國外銷訂單的接單速度與機會,擴大海外資源整合,增加產業競爭力將有莫大幫助。(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