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蒐奇 典藏時光機 情有獨「鐘」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潘文仁╱苗栗報導〕台灣苗栗縣民陳敏達三十多年來,收集三百多個老式發條掛鐘,其中,一個在鐘面被「寫上」、標示二十四小時制的掛鐘,外表不是最美觀、還是由未曾謀面的女子所贈,但因為這裡頭藏著「一個鐘錶店老闆女兒的故事」,陳敏達對這個老掛鐘格外愛不釋手。

  住在苑裡鎮的陳敏達表示,他在七、八年前某一天,收到包得密密麻麻、十分扎實的包裹,打開發現是一個發條掛鐘,包裹裡頭的信件,則述說著一個鐘錶店老闆女兒的故事。

  贈送掛鐘的女子在信裡說,這是開設鐘錶店父親遺留下來的珍貴掛鐘,但她不會保存,深怕時鐘會毀壞。因為聽聞陳敏達有在收藏老式發條掛鐘後,就包裹寄送,希望父親珍藏的掛鐘能受到好的「看顧」。

  陳敏達表示,老掛鐘當初送來時已沒有鏡面,時間也走得不太準確,經簡單整理齒輪、發條後,至目前都運作正常,那名鐘錶店老闆的女兒後來還曾到其家中看這個掛鐘,兩人才因此有了一面之緣,至於她的名字則忘記了。

  現年五十五歲的陳敏達,約在民國六十年間就開始收藏老式發條掛鐘,那時,他認為隨著電子鐘、石英鐘的發明,發條鐘錶可能會就此消失,因此具收藏價值,剛開始,他在苗栗縣海線地區奔走收集,後來遠到彰化、台北與高雄也不辭辛勞。

  談起這段過去,陳敏達形容自己像是得了「收集時鐘癌」,有一回,看到一個直徑約七十幾公分的圓形掛鐘,他非常喜愛,但鐘錶店老闆認為根本沒有賣的價值,因此堅持鐘掛得好好的何必自找麻煩要開價、議價。

  陳敏達的妻子陳美華說,那時他買不到喜愛的發條鐘,經常會睡不著,她也經常奉勸說,都已經收集那麼多了,少了這個又不會怎樣,但看到他依舊魂不守舍的模樣,她實在不忍,只好向鐘錶店老闆懇求,最後對方才首肯,歡喜包個紅包獲得圓形掛鐘。

  最近五、六年來,發條掛鐘價錢水漲船高,目前從事園藝工作的陳敏達已較少再購買掛鐘,而且如有同好喜歡他的收藏,有時他也會忍痛割愛。(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