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中國經濟發展與民主改革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月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齊之豐報導)   中國經濟在過去20多年裡的迅速發展令世人矚目。與此同時,中國的經濟發展也給政治學學者們帶來一個不解之謎,這就是中國迅猛的經濟發展並沒有伴隨標準的政治學理論所預測的那種民主制度的產生或發展。一些美國的學者日前聚集華盛頓,探討這個不解之謎。

*中國未隨經濟發展而民主化*

從1970年代末算起,中國的政治改革、經濟改革已經斷斷續續進行了四分之一個世紀。中國由先前的計劃經濟佔絕對的主導地位,轉變為今天的非計劃經濟、非公有制經濟佔主導地位。經濟市場化在不斷推進。但是,在經濟市場化的同時,中國的政治制度卻沒有出現標準的政治學理論所預測的民主化。

*中國政改步伐急劇減緩*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裴敏新認為,經濟市場化必然導致政治民主化,這個理論從長遠來看是對的,但是,從短期來看則不一定對。裴敏新認為,經濟市場化在短期內甚至會導致政治倒退。在這方面,中國就是一個例子。他說:“在1980年代,政治改革的步伐實際上要快得多。我們今天所談論的中國所有的重大改革,例如,加強立法機構,加強司法制度,允許公民社會生長,試驗村民選舉,這一些都是在1980年代開始的。但是,到了1990年代,我們基本上看到的是政治改革步伐的急劇緩慢,假如不說是完全停頓的話。”

上星期,裴敏新在美國卡內基和平基金會舉行的中國政治改革前途研討會上說,中國的政治制度之所以沒有隨著經濟市場化而持續走向民主,一個原因是在經濟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渡階段,政府官員的權力成為有利可圖的權力,因此他們不願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力。再一個原因是,經濟改革的相對成功,中國人生活水平的相對提高,減輕了迫使中國當局進行政治改革的壓力。

*執政黨不肯放棄權力*

研究中國當今政治制度多年的哈佛大學教授麥克法誇爾說:“有些中國人說,他們不希望出現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推行政治改革之後出現的經濟和社會動盪,並伴隨政權倒台。一些知識分子感到十分擔憂,執政黨共產黨的領導階層好不容易從農民轉到了技術官僚,民主化會意味著農民政權捲土重來。執政黨共產黨的成員不願意放棄執政黨成員所享有的權力、特權以及在某些情況下貪污舞弊的機會。假如說,中共領導層的某些團體,比如說胡錦濤和溫家保有實行重大政治改革的計劃,他們會有勇氣和影響力來說服他們在(執政黨最高決策機構)政治局內的同事嗎?大概沒有。 ”

*一黨專制依舊*

經過將近20年的經濟改革,中國依然盡管為貧富懸殊、環境破壞等新問題所困擾,但是,中國人民終於享受到過去難以想像的豐富的市場供應,人們在市場上可以隨意選購各種各樣自己喜愛的商品。但是,在政治制度方面,中國人民還沒有選擇。中國執政黨共產黨依然規定,中國人民只能選擇一個執政黨,這就是共產黨。凡是主張拋棄這一規定的人,都可能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罪名是“試圖顛覆國家政權”。

但是,美國漢密爾頓學院的教授李成認為,政治制度並不是鐵板一塊,變革的跡象、變革的機制還是存在的。他說:“毫無疑問,中國跟多黨制依然相距遙遠。而且,在近期的將來,還不可能出現一個強有力的政治組織跟共產黨競爭,制衡共產黨的權力。一個合理的替代是尋找在中共內部出現不同派別之間的制衡。而這正是過去幾年裡中共內部開始發生的情況。 ”

*民主化或始於黨內權力制衡*

李成認為,從過去三十年來看,中共最高領導有一個明顯的發展趨勢,這就是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完全是獨裁者,一個人說了算;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則是強人,不得不跟陳雲這樣的元老抗衡,中共領導層實際上出現了兩個中心;到了第三代,中共最高領導人江澤民不得不對付更多的抗衡者;到了胡錦濤、溫家寶這一代,集體領導、黨內有派已經成為不可否認的事實。李成認為,中國的民主化很可能就是從中共黨內這樣的權力制衡開始。

麥克法誇爾教授立即對李成教授的觀點表示異議。麥克法誇爾認為,中國的政治制度改革,可能需要一個內部或外部的震盪才能實現。否則,人們只能像“等待戈多”一樣等待。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金堯如:反對民主自由五十年 鎮壓知識分子五十年
狄恩四千萬美元政治豪賭可能提早收場
民主黨問鼎白宮之爭在南部州面臨關鍵挑戰
扁籲國人 
 勿放棄首次公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