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國:狗狗與微軟

張偉國

標籤:

【大紀元2月7日訊】近年來中國經濟膨脹性發展,不少人把中國視為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海外商人更是趨之若,生怕錯過了瓜分這塊”肥肉”的机會。然而,中國這個市場卻象一個腐敗得不可救藥的”大染缸”,誰沾上了它,誰就難免受到腐蝕,盡管它可能為你帶來可觀的利潤,但也需要你付出意想不到的慘重代价,就算超級型的跨國公司也難以幸免。比如在當今高科技的网絡界,美國的思科公司、雅呼公司等一波叱吒風云的大企業,為了分中國市場一杯羹,不惜向極權政府屈膝叩頭,甚至以用戶的(隱私)資訊与中國當局作交易,遭到了輿論的一片譴責。

日前,這個行業的龍頭老大美國微軟公司竟然也遭受了類似的指責。根据《資訊科技世界》和《西藏時報》援引人權組織大赦國際的報道,微軟公司賣給中國政府的技術被中國政府用來監視网路通信,從而導致一些政治反對派人士遭到監禁。微軟公司于1998年在北京成立了一個研究中心,并且于2002年和中國政府簽署了一項軟件開發協議,保證將投資七億五千万美元。期間,微軟又將視窗的原碼向中國開放……

在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中,成功的企業往往把信譽視為生命,他們已經形成了一套行為規范,并且非常注重自己的公關形象;美國政府也曾經要求在中國投資、經商的企業家,遵守國際公認的人權准則、維護勞工權益。眾所周知,微軟創辦人彼爾.蓋茨這些年來一直是世界首富,而且也几乎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家”,他為非洲和印度對抗艾滋病,捐款動輒上億美元……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你固然可以說他這是反饋社會,但如果說他是為了塑造微軟的形象,也許會更貼切些。

但是那些成功企業的國際規范在進入中國以后卻大大走樣了。 “中國文化”有一种強大的抗體,它非但能夠抗拒外來文化的改造,同時還能反過來”同化”企圖改造它的外來文化。曾几何時,那些在國外原本中規中距的企業,一旦進入中國,就和中共的特權利益集團沆瀣一气、狼狽為奸,剝削工人、壓迫异議人士,暴露出類似原始資本主義唯利是圖的返祖現象。這對于那种認為市場經濟發展將自然導致中國產生民主的主張,是一個絕大的諷刺。國際輿論對微軟的批評,無疑玷污了彼爾.蓋茨”熱善好施”的形象。

不過,事物的發展也并非一片漆黑,這個世界也有”中國文化”所同化不了的東西。也是高科技网絡界的狗狗(Google ),在中國政府相同的壓力和利誘面前,甚至一度遭到嚴密封殺,但就是不屈服,面對同業中有人与中國當局勾結而形成的不正當競爭,狗狗堅持走自己的路。如今,它終于獲得了回報,不但贏得了越來越多中國用戶的青睞,而且在最近獲得了一項殊榮:狗狗被全球4000名品牌專業人員評選為2003年度的世界最佳品牌,在評選中名列第二的是計算机公司”苹果”(Apple),第三位是寶馬公司生產的”迷你”(Mini)汽車。評判品牌是否优秀的原則据稱是品牌的”影響力”。狗狗名列榜首的原因是,這個互聯网搜索引擎已經超越其對手,成為全世界最搶手的网上搜索工具。目前,狗狗占据著全球市場的70%,這意味著,10 個人之中有7個人在通過互聯网尋找信息時,選擇點擊”Google”。

狗狗的成功經驗,難道還不值得包括思科、雅呼、微軟在內的跨國公司,認真檢討自己在中國的行為嗎?

(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張偉國: 鄭恩寵案與上海市政府的「黑社會化」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人物真相】楊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犧牲品?
馮睎乾:彭定康仗義執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