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中國律師和法官須建立隔離帶

標籤:

【大紀元3月27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高山採訪報導)中國雲南昆明市對一起法官接受律師賄賂的案件作出判決,這一案件使人們關注到中國律師和法官之間必須建立隔離帶的問題。

昆明鐵路運輸中級法院23日,對一起律師向法官行賄的案件作出一審判決,涉案的一名律師和接受賄賂的兩名法官均被判刑。吳姓律師因向法官行賄21,500元人民幣,而被判刑1年,緩刑1年,兩位收受賄賂的法官分別被判刑5年,並各處沒收財產1萬元。

旅居美國紐約的中國法律專家虞平表示,中國司法部門要以此案為教訓,及時建立起法官與律師之間的「隔離帶」,以杜絕法官與律師間不正常關係。虞平說,法官是一個中立的裁判者,所以不應該和任何一方有接觸,這是各國在司法公正的要求。中國法官內部也規定,法官不得與當事人的任何一方接觸,當然包括律師。最近中國司法部也有一個規定,要求律師不得與法官有庭外的接觸,這都是為了防止司法腐敗的措施。具體行賄就更不是一般的問題,就是行賄受賄的問題了。

美國賓州大學法學博士葉甯表示,中國已經制定了一些規範法官與當事人、代理人關係的紀律,規定法官不得私下會見當事人、代理人,不得為當事人介紹律師等。

葉甯說,但這方面的措施有時得不到執行,法官必須是站在公正、超然的、不偏不倚的之場上,當然這是法律的理想狀態。在現實生活當中,這種理想狀態和現實是有出入的。實際上司法腐敗的現象,也不是只有中國一個國家存在,但是中國的情況是比較嚴重一點。因為中國的權力集中,再者,中國如果發生司法腐敗及黑暗現象,不容易受到輿論的監督,缺乏制衡的機構。

虞平認為,法官與律師之間的隔離帶應該建立,但法官與行政單位之間也應該建立嚴格的隔離帶。他說,包括法官的任期不能保證,他們的經費都是由地方政府來控制。大家知道,中國法官的任命程序本身就是有問題的。並且一旦任命以後他的任期沒有保證。還有一個就是,司法系統受到黨務系統及行政系統之間的干預。雖然最近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司法獨立還相距很遠。

美國賓州大學的法學博士葉甯表示,中國法官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他說,如果中國在民主化和法制化起步時不注意這些問題,中國的問題當然就更嚴重。加上中國的訊息不透明及沒有公開競爭的大眾傳媒,各種問題包括權力機制缺乏分權和制衡,此種情況下產生的司法腐敗結果是自主性的,後果是災難性的。

葉甯博士指出,懲罰違反職業道德的法官和律師固然是件好事,但要保證中國的司法公正,真正的起步應該是實現三權分立,開放黨禁、報禁,讓人民有權對司法人員的腐敗進行監督。

(根據自由亞洲電臺記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高雄地院封存高市總統大選選票 擇期重新驗票
嘉義地方法院裁定 封存嘉義縣市選票
台中地院三法官 封存台中縣選委會選票
法官前往奇美醫院帶回總統就診資料保存證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