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中國人權最新發展

標籤:

【大紀元3月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莉雅報導) 正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全國人大會議星期一開始就有關修憲問題展開討論,預計將首次把尊重和保護人權的條款寫入憲法。另外,中國政府在最近還釋放了幾個被關押了多年的異議人士。這些新的發展是否表明中國新一代領導人正在放鬆政治上的控制?是否會影響美國政府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上考慮提出對中國人權決議案的決定?

*北京做出一系列舉動*

在過去的一個星期,中國政府釋放了被關押了十五年的西藏尼姑平措尼珍,減少了新疆維吾爾族女商人熱比婭的刑期。更為引入注目的是,中國民主黨的創始人之一、被判十一年徒刑的著名異議人士王有才以保外就醫的名義提前五年獲釋,開始了他流亡美國的生活。

美國波士頓大學的榮譽歷史教授戈德曼在波士頓環球郵報上發表文章說,王有才的獲釋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為他和他的同仁在1998年試圖成立一個反對黨的時候對中國一黨專制提出了直接的挑戰。與那些討論敏感的政治問題或是發出要求政治改革倡議的異議人士不同的是,他們通過建立一個反對黨這樣具體的行動,使言論、結社自由成為現實。另外,中國民主黨的領導人不僅是公眾的知識分子,他們還是參與民主運動而被監禁的政治活動人士。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的主席裡奇議員日前也對王有才的獲釋表示歡迎,認為這是朝正確的方向邁出的一步。他希望最近一些人的獲釋標誌著中國政府在政治歧見方面採取更為和解的政策。

*非政策轉變屬於權宜之計*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包瑞嘉教授說:“很難說目前這一系列的釋放舉動與中國在人權問題上出現長期的政策轉變比北京希望影響美國政府在一些問題上的政策決定更有關。例如,美國時不時地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上提出有關中國的人權決議,可以想像,北京試圖促使美國在今年不要提出這樣的決議。”

*美關注發展不願評論*

中國採取的這些舉動以及全國人大把尊重和保護人權寫入憲法的討論是否會影響到美國政府的決策呢?賈米森是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局的新聞發言人。他說:“我們正在關注這個情況。在這個辯論結束之前,我們沒有評論。辯論之後可能會有些後續行動,在採取行動之後,我們還要看這些新的政策和建議實施得怎麼樣以及對實際情況帶來的影響。這是我們目前在關注的。至於這對我們在即將舉行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可能採取的行動會有什麼影響,我們還在討論而且考慮這樣做。”

*人權入憲有進步但仍有待觀察*

至於全國人大正在討論把尊重和保護人權的條款寫入憲法本身的意義,中國媒體援引一些法律專家的話說,把保護人權寫入憲法的提議本身就非同尋常。

二十年前,人權被看作是資本主義的觀念,現在它將在中國的基本大法中佔有一席之地,這標誌中國過去二十年來在保護人權問題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不過,包瑞嘉教授認為,這種說法有點誇張。他說:“我想,我們都希望在人權上出現更人道和開明的理解上看到一種革命式的進步,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成果。至於目前把保護人權的條款寫入憲法是否可以等同於中國在人道主義關注上出現的飛躍,還有待觀察。我們都希望這將是中國政策上出現重大改變的一個跡象,但是只有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波士頓大學的戈德曼教授認為,在某些方面來說,中國新一代領導人與他們的前任採取了不同的方向,他們更加關心中國的弱勢階層;但是他們還是在繼續他們前任對倡導民主改革的人的壓制做法,他們在釋放一些政治犯的同時逮捕其他的人。戈德曼教授說,盡管如此,即將進行的修憲意味著那些尋求行使自己權利的人可以以憲法作為他們行動的基礎。她說,自下而上要求政治改革的努力將繼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民主派人士出席美國會聽證會
台有關大陸人定居辦法遇強烈反彈
北京警方為「保障」人大會議肆意侵犯人權
劉水:放逐王有才再顯當局的“人權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