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揭示「沙暴乾旱」背後的力量

標籤:

【大紀元4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巍桐編譯報導) 據「科學美國人」報導﹐科學家最近提出﹐乾旱可能與海洋溫度變化有關。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一場長達八年的乾旱曾經肆虐美國中部,《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一書也因此成為不朽的文學經典,隨乾旱而來的災難性的沙塵暴鞭韃著大平原地區,其影響不但波及到美國的三分之二,並遠至部分的墨西哥和加拿大。這場乾旱為何如此嚴重及歷時如此之久,使得揭示這場乾旱的起因具有了特別重要的意義。發表在三月十九日《科學》雜志上的論文表示反常的海面溫度可能是這場乾旱的罪魁禍首。

「1930年代的乾旱是美國歷史上重要的氣象事件」,在美國航天局高達德空間飛行中心(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任職的該論文主要作者西佛萊德‧舒伯特(Siegfreid Schubert)解釋說,「盡管對這一過去的事件的理解剛剛開始,這對我們認識將來的乾旱氣候以及當今全球性的氣候變化具有極其關鍵的意義。」

先前的一些研究證明某些乾旱和地球不同地區的海洋表面溫度的奇特分佈具有一定的關聯。舒伯特(Schubert)及其同僚對過去100年的氣象歷史用計算機氣象模型進行分析。他們發現,海洋的溫度,特別是熱帶海洋的溫度,對發生在北美的乾旱具有重要的影響。1930年代的初期,太平洋熱帶的水溫較往常為低,而大西洋熱帶的水溫較往常為高。科學家們表示,這種狀態,削弱了墨西哥灣上空快速氣流層的強度。該快速氣流層通常從墨西哥灣上空向西最後向北給大平原地帶帶來降雨。由於狀態被改變,該氣流層較往常行進更靠南,使得美國中部降雨下降,結果使幹旱情況加劇。

研究人員發現,美國經歷的其他乾旱都和太平洋熱帶的偏低溫度有關。然而,只有著名的「沙暴乾旱」(Dust Bowl Drought)發生的同時還伴隨著大西洋的偏高溫度。科學家們相信,只有對過去發生的惡虐氣象成因的較好瞭解,才能更好的判斷及預測將來危險氣候的出現。(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試解羅布泊樓蘭城消失之謎
火星環境如同地球沙漠
銀河系內每年有多少恆星死亡?專家這麼說
最新研究發現:結腸癌或與口腔細菌有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