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尼結束訪華 促中國允許政治自由

對台政策 中美各自表述 复旦演講 敏感部份遭刪節

標籤:

【大紀元4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王珍﹑唐青綜合報導)美國副總統切尼周四(15號)下午結束了對中國的訪問,從上海前往漢城繼續他這次日中韓東亞行的最后一站。星期四(15號)上午,切尼到上海复旦大學發表演講并接受學生現場提問。切尼演講中有很大篇幅意在暗示和鼓勵中國領導人允許人民有更大的政治自由。新浪和人民网隨後登出了切尼的演講全文,不過有關言論、宗教自由及對領導人選舉的部份被刪除。

*促中國允許政治自由

切尼在复旦大學演講時,再次重申了美國在兩岸關系、北韓核危机、反恐、信仰和言論自由等問題上的立場和看法。切尼演講中有很大篇幅在暗示和鼓勵中國領導人允許人民有更大的政治自由。新浪和人民网刊登了切尼演講的「全文」,但有關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及民主選舉的部份被刪除。

切尼在演講中肯定中國改革中帶來的經濟進步,同時敦促中國領導人給予人民更大的政治自由。他指出,人們在經濟自由的同時,也希望表達自己的觀點和選舉自己的領導人。如果人們可以被信任的投資和擁有物質財富,他們最終會問為什么不能擁有言論自由和信仰自由,以及可以談論社會弊端。

切尼說﹕「經濟發展在允許人們過上舒適和有尊嚴的生活方面不可少,但是僅靠物質享受無法滿足人類心目中最深最強的追求。這種追求在全面實現宗教自由、集會自由、言論自由之後才能得到滿足。」

「汽車和手机不能丰富人的心靈,物質本身不能滿足人心,只有宗教自由和言論自由才可以,這是亞洲50年發展所留下的寶貴經驗。對自由的渴望是世界性的,不是一個文化、國家或地區的現象,智慧的領導人會擁抱而不是害怕。」

*反復談論民主自由

切尼談論民主自由的一些話語隱含在其它話題中。如談到中東問題時,切尼指出,「中東地區的一些國家掌握著不菲的財富或帶來財富的資源,但一個國家只有財富是不夠的,為了全面徹底克服恐怖主義的邪惡,我們必須給這個地區的所有人民提供一种選擇,這种選擇就是經濟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選擇和更換政府的權利。」

「民主使得不同的聲音被發出,使得國家不能濫用權力。年輕人應該選舉自己的領袖,為他們的孩子選擇前途,創造一個和平繁榮的社會。這個社會沒有政治宣傳,沒有灌輸一個統一的思想。」

華盛頓郵報指出,切尼甚至在談論反恐合作時,仍不忘自己的主題。切尼說,反恐怖主義絕對不能作為壓制合法表達不同意見的借口。華郵指,切尼明顯是在指中國對法輪功的鎮壓。

切尼到訪期間﹐中國加強了對異議人士的監視。據報導﹐劉曉波、被囚中國民主党成員何德普的妻子賈建英、家庭教會傳教士華惠棋等被警告不能离家。

*對台政策 中美各自表述

切尼訪問中國期間﹐正值陳水扁連任台灣總統以及美國的「与台灣關系法」頒布二十五周年之際,中國一再提出要和美國討論台灣問題。

切尼在北京會見了中國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江澤民、曾慶紅﹐每一場會談中,中國都把台灣議題列入首要談話內容﹐就美國對台政策向切尼施壓﹐要求美國停止履行台灣關系法和對台軍售。

切尼重申美國必須遵守台灣關系法。他明确表示,美國的政策沒有任何變化﹐美國堅持基于美中三個聯合公報的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獨,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采取行動改變台灣海峽現狀。 他又說﹐美國對台軍售是因為中國部署飛彈瞄准台灣,中國如果不希望台灣走向獨立,就應該恢复和台灣談判。他以香港為例指出,香港民主問題是台灣看中國當局如何實現「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指標。

對于這次重要的美中領導人會談﹐清華大學戰略所所長楚樹龍評价「雙方談話沒有新意」。台灣議題總體上還停留在「各自表述」的層面。

另外,切尼訪華還向中國領導人提交了關于北韓核武計划的新證据。 中國過去作為東道國主辦六方會談,討論朝鮮核問題,美國希望北京增加緊迫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切尼訪北京:美對兩岸政策不變
切尼訪問大陸  陳一新:是否損及台灣利益有待觀察
中共要求美停止執行台灣關係法  學者:不太容易
就民主黨在獄人士呼籲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和美國副總統切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