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最具魅力 《反恐特警組》新鮮生猛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4月28日訊】動作警匪片《反恐特警組》風格另類。雖然從內容上看,它不具顛覆性,如仍然正邪對立,邪不壓正;如警隊里的孤膽英雄永遠面對雙重敵人,一是亡命之徒,一是官僚机构;如几條情節線索的耐心鋪陳,必然要在影片最后匯合到一處,在高潮戲里做一了結。但《反恐特警組》對這些老生常談地處理并不按牌理出牌,這种 “無視規則”、“自行其是”的風格,直接塑造了影片輕靈、新鮮、粗糙、生猛的外觀。作為一名深受類型片“荼毒”的觀眾,我那激情喪失殆盡的欣賞口味,突然被這部電影不由分說地一番橫沖直撞,實在大快朵頤。

  該片劇情不完整、人物行動缺乏邏輯,离嚴謹、精致相差很遠。本來是群像式的特警組,戲份卻全給了斯特里特(科林法瑞爾飾)一個人,那個叫哈里森(塞繆爾 L杰克遜飾)的黑人特警組小隊召集人只在出場的時候給人留下點印象。斯特里特的前女友和槍械庫的同事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全然不做鋪墊和呼應。
  片子的不少橋段在視覺上極具沖擊力,但稍加分析就可發現這些橋段的設計實在漫不經心(斯特里特在靶場和T.J.的比賽,鏡頭竟然和前一場比賽完全一樣!真替導演捏一把汗)。大量不著邊際的嘻哈樂和搖滾樂伴隨著影片的快節奏,干淨利落、不拖泥帶水,極像“反恐特警組”之風格。

  影片高潮部分,也沒有受到編導“优待”。節奏到了這里絕不會慢下來,什么回味、沉浸、留白全都靠邊。哈里森隊長說得好,“你以為這是在拍吳宇森的電影么?”你要是覺得意猶未盡,覺得不過癮,好辦———再看一遍。高潮如何結束,在該片中不成問題,好像百米賽跑,用不著起承轉合,只要沖刺、撞線,一鼓作气。那樣的速度和節奏酣暢淋漓。
  

  

  動作警匪片《反恐特警組》風格另類。雖然從內容上看,它不具顛覆性,如仍然正邪對立,邪不壓正;如警隊里的孤膽英雄永遠面對雙重敵人,一是亡命之徒,一是官僚机构;如几條情節線索的耐心鋪陳,必然要在影片最后匯合到一處,在高潮戲里做一了結。但《反恐特警組》對這些老生常談地處理并不按牌理出牌,這种 “無視規則”、“自行其是”的風格,直接塑造了影片輕靈、新鮮、粗糙、生猛的外觀。作為一名深受類型片“荼毒”的觀眾,我那激情喪失殆盡的欣賞口味,突然被這部電影不由分說地一番橫沖直撞,實在大快朵頤。

  該片劇情不完整、人物行動缺乏邏輯,离嚴謹、精致相差很遠。本來是群像式的特警組,戲份卻全給了斯特里特(科林法瑞爾飾)一個人,那個叫哈里森(塞繆爾 L杰克遜飾)的黑人特警組小隊召集人只在出場的時候給人留下點印象。斯特里特的前女友和槍械庫的同事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全然不做鋪墊和呼應。

  影片沒有在正邪之間作慎重表態,斯特里特和拍檔的反目,在講究義气的中國人看來,多少有些賣友求榮的意思。關鍵時刻不和朋友站在一起,這樣的情節在我們的電影里一定要交待得非此即彼:要么是賣友求榮,要么是大義滅親,決不可能有第三條路線。但在講究個性獨立的美國人看來,這無關對錯,只是价值觀不一樣。不像中國人交朋友,總惦記著要把屬于自己的什么東西獻上友誼的祭壇,仿佛這樣才夠交情。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MTV式的、興致所至的鏡頭組接使影片充滿了街頭少年般的青春沖動。影片經常用完全垂直的街區大俯角鏡頭,同机位跳接拉開。動作場面大量依靠手持攝影,鏡頭運動不避諱即興的成分,但演員表演中最精彩的部分又從不會漏掉,看似粗糙,但卻是最高明的現場實錄的效果。凡此种种,都使整部電影就像它的男主人公那樣,渾身上下洋溢著一种令人著迷的、滿不在乎的生猛勁儿。

   《反恐特警組》瑕不掩瑜

   美國軍警是“武裝到牙齒”的一群人,很多年輕人從《反恐特警組》里領略個中含義。在劇中以哈里森和斯特里特為首的洛杉磯特警,全部穿戴黑盔黑甲,手持強力武器,每次行動都如猛虎下山,好似神兵天降、煞是威風。

   王晶推銷其新片《青年干探》時說“每一個看完我的新片的青年都馬上會有去當警察的沖動”未免言過其實,不過這話用來評論《反恐特警組》倒是恰如其分。

  本片導演克拉克約翰遜這回首次執導大銀幕作品,他憑在警匪題材電視劇中多年浸淫積累的經驗,成功、從容地駕馭了《反恐特警組》。影片聘請現實生活中的 S.W.A.T.警官擔任動作指導,故此才有科林法瑞爾和塞繆爾L杰克遜等人有板有眼的一招一式,特別是其中射擊場比武的一場戲,完全可以當作教學片使用。

   現今第一人稱射擊類游戲大行其道,不少熱衷《反恐精英》游戲的年輕人都對該片興趣濃厚,不過這回不用敲擊鍵盤,只要瞪大眼睛盯住熒光屏即可。

   導演刻意要營造出現代感和速度感極強的視听效果。伴隨著片中的音樂節奏,使人有种置身于迪廳的感覺,好萊塢刺激觀眾感官的手法百試不爽。

   美中不足的是,導演過于重視動作線索,忽略了對人物性格的刻畫,這就使所有的人物形象都略顯單薄。影片前半部的鋪墊也有些拖沓冗長,法瑞爾和他走上邪路的好友之間的情誼沒有很好的表現,致使最后的決戰戲無法達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相比于那些“酷斃了”的好萊塢動作片,比如《生死時速》,《反恐特警組》還是略遜了一籌。

  片子的不少橋段在視覺上極具沖擊力,但稍加分析就可發現這些橋段的設計實在漫不經心(斯特里特在靶場和T.J.的比賽,鏡頭竟然和前一場比賽完全一樣!真替導演捏一把汗)。大量不著邊際的嘻哈樂和搖滾樂伴隨著影片的快節奏,干淨利落、不拖泥帶水,極像“反恐特警組”之風格。

  影片高潮部分,也沒有受到編導“优待”。節奏到了這里絕不會慢下來,什么回味、沉浸、留白全都靠邊。哈里森隊長說得好,“你以為這是在拍吳宇森的電影么?”你要是覺得意猶未盡,覺得不過癮,好辦———再看一遍。高潮如何結束,在該片中不成問題,好像百米賽跑,用不著起承轉合,只要沖刺、撞線,一鼓作气。那樣的速度和節奏酣暢淋漓。

   真實最具魅力

  《反恐特警組》引人入胜。這得益于快速剪輯、凌厲音樂、靈活机位等因素,但至關重要的是該片對真實感的追求。在某些情況下,真實胜過技術指標,如攝影師在紀錄突發新聞現場時,构圖不好、光圈不准、畫面晃動、聲音失真等都不是問題,拿到最鮮活的素材才是第一要務。

  影片為了突出、還原真實感,采用手持攝影,晃動的畫面接近紀錄片;插入不少攝像机拍攝的低像質畫面,它們比膠片畫面顆粒大、看上去不清晰,但營造了真實氛圍。導演對鏡頭的運用不但合理,簡直細心,為了給加入低像質畫面個理由,還特意安排一位手持家用攝像机的群眾在劇情中。

  俯拍鏡頭接近西方電視新聞航拍的視角,搖鏡頭、跟拍鏡頭模仿了第一人稱的視角,觀眾仿佛不是電影的被動觀賞者,而成為了身臨其境的參与者。對上述多种鏡頭的跳接最吸引人,大量信息扑面而來,目不暇接。警匪對決的几場戲剪輯時不按常規,如在地面槍戰時突然插入一直升机高速滑過的畫面,凡此种种令觀眾感觀保持高度興奮。

   除了鏡頭的運用,反恐特警們的制式裝備、特种武器、多變戰術等都完全還原真實。影片變得好像北京電視台名牌欄目《法治進行時》紀錄的現場般生命力旺盛。真實的、正在進行時的自然吸引觀眾。

   拿什么給后代怀舊

  和好萊塢很多熱門片一樣,《反恐特警組》改編自上世紀70年代的一部收視率極高的電視系列劇。影片中向電視劇的“致敬”戲隨處可見。如反恐特警隊員聚在一起看電視時,熒屏上正是原作電視劇的畫面;當隊員們通過考試,在戴克父親開的酒館里舉杯慶祝時,觀眾會听出他們正在合唱原作的主題歌。隨后戴克的父親出場了,扮演他的人名叫羅德佩里,30年前他在電視劇版《反恐特警組》中扮演的正是戴克。

   30年后的羅德佩里已是80高齡的老人,當年的觀眾如今大多兩鬢染霜。20世紀的人坐在21世紀的電影院里,熟悉的人物和旋律又一次浮現,于是他們知道自己在這世界上并不孤獨。因為那些曾經感動過他們的事物,歷經歲月滌蕩仍然被人傳頌;于是他們知道自己在這世界上并不安全,因為那些曾經威脅過他們或他們身邊人安全的事物,在新千年里依舊“生机勃勃”、變本加厲,并非是只存在于大銀幕上的娛樂。

  我們作為“隔岸觀火”的觀眾,模模糊糊地感覺到該片与同類反恐影片的一些區別,它的題材更生活化,素材也更寫實(如片頭一場搶劫銀行的戲中,背景聲選自 1997年一起真實搶劫案中的警方通話錄音)。但從根本上講,我們永遠無法體會到大洋彼岸觀眾在觀影后那种心有靈犀的愉悅。環顧當今國內影視圈,我找不出哪怕一部作品可供几十年后的子孫改編。到那時,后人們將無法怀舊。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女烏瑪-瑟曼主演 吳宇森科幻新作四月放映
入圍公平性遭外界質疑 北影總監李亞梅回應
中國人被中共監控的《Total Trust》在台上映
超人力霸王動畫《Ultraman:崛起》釋預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