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學改革 教育科研產業結合

標籤:

【大紀元4月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小玉東京報導) 日本的大學目前正在進行一項重大改革,把教育、科研和產業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 這項改革的目的是讓研究成果更快、更大地發揮市場效應。這種思維正在被日本各所大學接受並開始了實踐,[北陸尖端科學技術研究生院大學]就是其中一例。

*產學研結合*

日本第一所專門培養研究生的國立研究生院大學[北陸尖端科學技術研究生院大學] 為了實現產學研結合,設立了一個專門機構──研究調查中心,為大學與企業提供合作平台;敦促教師積極運用外部研究資金,同時建立知識產權管理運營體制。

據該校研究調查中心人員介紹,他們的工作主要有三個方面:為大學和企業的聯合研究溝通渠道;為創造新的產業鼓勵獨創性的研究開發;北陸尖端科學技術研究生院大學研究調查中心的人員說,他們還把大學擁有的專利用於同企業的共同研究項目,積極利用知識產權。

*一所大學的案例*

[北陸尖端科學技術研究生院大學] 位於日本列島北方、瀕臨日本海的石川縣,建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大學設有信息科學、材料科學和知識科學3個學院,設有碩士課程和博士課程,目前有學生近千名。

該校成立宗旨是培養和研究尖端科學的人才與技術,為此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資金。據介紹,2002年度該校研究資金總額為21億日元,其中,校內資金為4.1億日元,佔20%,其餘80%是教員從社會申請得到的各種研究資金,主要有政府的科技振興費、科技補助費、企業聯合研究經費等。該校把敦促教員申請運用社會各種研究資金看作是實現產學研結合的又一環節。

*管理和運用知識產權*

管理和運用知識產權也是該校產學研結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建校的十幾年裡,[北陸尖端科學技術研究生院大學]申請發明項目,最少每年有5項,最多時達40多項。該校有關人員透露,這其中獲得發明許可的比率在20─30%左右。學校為了有效管理和運用這些知識產權組建了一套體系。在明確發明歸屬教員或是校方的同時,以轉讓等方式與企業進行聯合開發研究,最終申報專利項目。

該校知識科學學院教授、從事計算機圖形學研究的宮田一乘,目前正在研究如何能使計算機的圖形像油畫那樣具有藝術質感。他用各種手勢向記者講解他的研究內容,當記者問到研究資金以及是否考慮這一研究成果將帶來的市場效益時,他說研究資金目前主要靠學校,至於市場效應他從來沒有考慮過,宮田教授說,他最大的興趣在於研究出來的成果是否能給人帶來意外的喜悅。市場效益不是他追求的第一目標。

*戰後最大一次教改*

作為教育改革的一環,從今年4月1號起日本近百所國立大學將從國家行政組織中獨立出來,變成擁有法人資格的大學法人。這意味著國立大學將擺脫傳統的國家管理體制,走上自主經營的道路,同時也要面對組織規模和國家預算支出額的削減。這被視為日本戰後50多年來最大的一次教育改革。

[北陸尖端科學技術研究生院大學]校方人員透露,在這場改革中他們大學的預算也將被削減1%。他說,聽起來1%很小,但是實際數目對於學校來說也是很有分量的。積極開展產學研結合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進行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外相訪中  觸及台灣議題
美開始對免簽國旅客照像留指紋
連戰堅持 成立槍擊調委會
入境美國 9月30日起拍照、留指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