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遭槍擊案 李昌鈺:抵台後展開鑑識工作

標籤:

【大紀元4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七日電)國際鑑識權威李昌鈺博士今天接受台灣某電子媒體專訪時表示,有關台灣總統陳水扁、副總統呂秀蓮遭槍擊案的一些細節,等他抵台後,才會展開鑑識工作,並答覆外界相關問題。

李昌鈺表示,等他看過所有相關物證、資料後,才能判斷,根據初步研判,應是槍擊所致。李昌鈺強調,偵察與鑑識是兩回事,與電影情節不同,希望民眾不要混淆。

對於槍擊案的證據是否足夠?有無被動過手腳?李昌鈺表示,總統的傷口已拍照存證、子彈等相關證物都已交給刑事警察局保存,民眾不應過度猜想。

在訪問中,李昌鈺也指出,開槍者能夠在開兩槍後逃離現場,在美國很少有這類案例發生,而開槍者的可能位置,距總統座車有一小段距離,現場無人注意開槍者位置,兇手如何逃離現場,的確值得注意。此外,子彈是劃過總統肚皮,非貫穿身體,由於是劃過肚皮,可能才會讓他人懷疑是刀傷所割,但他根據資料研判應為槍傷。

李昌鈺表示,有些案情細節,例如呂秀蓮的衣物,清查血流方向、失血多少,當時陳水扁所穿夾克上面血跡,是否有夾層,是裡面有血,還是外面有血,這些都要等他到台灣來進一步鑑定。

另外,對於彈道、彈頭關係,李昌鈺也解釋,兩顆子彈硬度不同,銅彈穿過玻璃未必是彈尖先穿過,可能由彈頭從旁邊穿進;鉛彈遇血後,不一定會鎔掉;兇手可能只有一個,但也不排除其他可能性,從彈頭來看,子彈與彈殼的直徑比對相符,製造粗糙,可能由玩具槍改造。

為了怕物證保存不易,李昌鈺將在十日來台重建現場,所有結果將於最終調查報告中提出,李昌鈺強調,日前三位美籍專家來台只單純進行照相、測量、初步鑑定,並無任何蒐集資料及證物的舉動。至於最終調查報告出爐的確切日期,無法確定,一切要等到所有化學檢驗、彈道計算角度都找到後,才能開始做報告。

日前來台的三位美籍專家包括法醫專家魏契(CyrilH.Wecht)、彈道專家哈格 (Michael G. Haag) 、現場鑑識專家龐巴 (Timothy Palmbach)回到美國後,已與李昌鈺交換過意見。李昌鈺日前接受某電子媒體越洋連線專訪時,也曾就相關槍擊案細節,例如武器種類、開槍定點等進行說明。

相關新聞
台北靜坐學生要求會見陳水扁
藍營訴選舉無效 台灣兩高官辭職
槍擊案懲處報告 薛石民指將在一個星期內提出
台大選糾紛 槍擊疑雲 北京漁翁圖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