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天地

晚睡早起都不健康

【大紀元5月10日訊】通常”大多數人的作息時間都差不多,但是確實有人走極端,早晨比別人開始得早,或者晚上比別人來得晚。”美國斯坦福大學睡眠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哉茨說。喜歡熬夜的人和喜歡早起的人,生物鐘與一般人不太一樣。生物鐘指體內調節人體活動節律的一種內在機制,通過調節體溫和褪黑激素、皮質醇等激素來控制人的睡眠和清醒模式。“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褪黑激素的水平在臨睡前上升,睡醒後立刻下降。皮質醇則是在快睡醒的時候上升到頂峰,體溫在半夜降到最低。”所谓“百靈鳥”就是早起的人,他们與平常人不同之處在於體內這些激素和溫度的波動節律比別人早一拍,所以他們晚上早早地就覺得累了,而早晨則精神十足。

  遺傳基因影也響睡眠模式 ,很多研究人員認為睡眠習慣是有遺傳基礎的,最近科學家們在美國猶他州的一家人身上找到了支持該理論的證據。這戶人家所有家庭成員都有與眾不同的睡眠習慣:他們晚上一過7點就困得睜不開眼睛,而凌晨2點卻十分清醒。研究發現,他們的某個基因序列與常人不同,而該基因正是控制生物鐘節律的。

  哉茨同時指出,睡眠模式可能受到生理和社會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例如,在校的大學生通常都是“夜貓子”,面臨學習和社交的壓力,一般不熬到凌晨3、4點鐘不睡覺。還有人工作單位離家太遠,不得不早起兩個小時趕公交車,就自然成了“百靈鳥”。上了年紀的人通常會起床較早,可能是因為他們有白天小睡的習慣,而且夜裡睡覺的時候比較容易受到噪聲、光線的干擾,所以睡不著。光線對睡眠節律影響最大。從事室內工作的人一般屬於“光線缺乏”型,後果是激素水平變化出現異常,影響人體的生物鐘,所以比較傾向於晚睡,而且由於平時睡眠不足,需要周末補覺。

  服用藥物可緩解病情,了解自己的睡眠模式對於選擇工作很重要。例如“百靈鳥”應該盡量不上夜班,那末“夜貓子”就是指晚睡的人,他们要少上早班,免得因為睡眠不足導致精力不集中,發生事故。大多數人在環境和生活條件改變的時候能恢復到正常的作息習慣,但也有人舊習難改,一直堅持一種作息模式。如果強迫“夜貓子”遵守正常的作息制度,可能會導致失眠;“百靈鳥”如果非得值夜班,就會明顯感到精力不夠用。

  患睡眠紊亂症的人可以通過光線治療或服用適當的藥物緩解病情。研究人員建議“夜貓子”可以循序漸進地培養早睡的習慣,睡覺的房間應該安靜,光線暗一點,溫度適宜;“夜貓子”還可以進行晨間鍛煉以保持清醒。“百靈鳥”們也可照此辦法,比如睡覺的時候把窗簾拉好,免得被早晨的陽光弄醒。需要值夜班的“百靈鳥”在白天睡覺以前服用一點褪黑激素,那樣睡眠質量會更好,夜裡工作會更有精神。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