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張林:印度與中國對比(3)

張林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5月22日訊】長期以來,我對印度的不發達狀態,一直感到疑惑。因為十億印度人擁有健全的民主制度,經濟上沒有消除貧困,彷彿就在證明,民主制度也沒有什麼好的;而中國實行專制,經濟發展似乎比印度還快,彷彿更證明了,專制制度也不太壞。

所以我在比較印度與中國的第一篇文章裡,論述了儘管印度的經濟指標不太高,甚至在帳面上印度人均收入比中國還低,但是考慮到中國統計數據一向摻水50%以上,假冒偽劣商品和服務再消耗1/3,貪污勒索再消耗1/3,所以中國的實際人均生活質量,可能只及印度人的1/5左右。更何況,中國是犧牲一切圖增長,敗壞一切圖「進步」,留下了遍地污染和人民普遍的道德墮落,代價比所得可能更大。

但是,如果印度能夠在經濟上取得飛速進步,那就可以更充分地、更雄辯地證明,民主制度的優越性。共產黨人繼續實行專制最後唯一的理由,就會被十億印度人的經濟成就徹底粉碎!

索尼婭把總理職位禮讓給一位經濟學家,將可能使印度更快地實現經濟迅速增長的目標。瓦傑帕伊的計算機革命,受惠的大多是知識階層。而由於印度在開放國內市場讓國際資金進入方面,還有種種保護落後的民族主義經濟的法律障礙沒有消除,限制了外資進入,致使印度的工人階級不能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和更高的工資。

而在自由主義之都倫敦受到足夠熏陶的經濟學家辛格,會改變這種局面。印度法律制度完備,外資安全沒有問題。只要放棄狹隘的民族工業保護主義,降低國際貿易壁壘,印度經濟就能長期高速進步,足以驚醒大批中國人。

而中國的粗放型、敗壞型經濟,受資源制約,受專制制約,受腐敗制約,已發展到了瓶頂,不會再進步了。不僅如此,中國金融業、保險業、假帳公司數十年積聚的巨大財務黑洞,猶如巨型炸彈,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秩序的威脅,已到了一觸即發的危險程度,使中國社會隨時可能轟然崩潰。

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實際上一直在進行制度優劣的競爭。民主制度不是十全十美的制度,但卻是人類目前能夠找到的最好的制度。印度社會主義經濟失敗之後,民主機制能夠使印度不付什麼代價就完成轉向,向自由市場經濟過渡。

反觀中國,每一次轉向,社會都要付出巨大代價。都要有大批人被關進監獄,甚至人頭落地。現在中國的情形,更是專制集團緊緊抓住既得的貪污暴利不放,拒絕變革,正在步步把中國拖向崩潰的深淵。(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張林:共產無期徒刑黨
張林:共產黨人的上帝
張林:欺詐型中國經濟
張林:臺灣加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