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印資訊軟體交流 創造合作新契機

標籤:

【大紀元6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一日電)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今天與相關單位共同邀請印度軟體協會(NASSCOM),組團來台舉辦「台灣–印度資通訊技術暨經貿交流論壇」活動,資策會執行長柯志昇表示,台印雙方應該互相合作發揮彼此優勢,台灣可以利用印度軟體產業的國際研發經驗及能量,強化國際合作的基礎。

印度的資訊軟體產業非常強大舉世皆知,印度現有超過3000家公司從事軟體代工,其中前25大軟體服務公司約佔 60%的軟體出口產值。鑑於近來成功發展的經驗,印度軟體協會最近更將印度2008年軟體外銷的目標訂為五百億美元。

探究印度軟體產業發展成功的因素,主要是印度中央及地方政府提供租稅優惠及對於基礎建設的投入,加上印度於1991年採取開放政策,及高度民主的基礎,同時印度重視教育、英語能力強,有助於與西方國家技術合作及爭取國際專案;而印度廣大的內需市場及低廉的營運成本也同時成就了整體產業的發展。

柯志昇認為,目前台灣資訊廠商面臨轉型階段,無不積極尋求於現有硬體產品的生產製造上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並加速朝嵌入式系統、數位內容、及軟體服務等領域發展。印度則在軟體研發領先,台印兩國之間可形成互補,雙方在資訊軟硬體產業的強勢,在幕後推動了世界資通訊產業的快速成長。

柯志昇指出,未來台灣與印度可考慮在四方面加強合作,雙方可考慮在台印共同設立研發基地;同時,台灣可運用印度高素質的軟體人才,以補台灣資訊人力的不足;而台灣產業應學習及運用印度當地軟體研發及系統發展的成功經驗及資源。由於台灣軟體產業規模不大,多數廠商未能達到國際競爭的臨界規模,未來可藉由推動台印合作,利用印度軟體產業的國際研發經驗及能量,作為台灣產業與美日歐等先進國家合作或直接開展各種國際合作的後勤部隊,加強台灣國際競爭力。

相關新聞
西班牙國家通訊社愛斐社新任董事長就職
美國公布更多抽菸所產生的壞處
散熱模組廠今年將著眼品質技術價格追求利潤
筆記型電腦廠商搶攻液晶電視市場爭取商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