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人揮別華府 僑胞惜別之意濃

標籤:

【大紀元6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文華府報導/大華府中華會館暨僑學界聯合歡送中華民國駐美代表程建人榮缷餐會于6月13日晚間在馬州蓋堡新財神酒店舉行,约有三、四百人參加。惜別餐會後一曲”珍重再見”道盡衆多僑界朋友們的心聲:”程代表,華府永遠歡迎您”。和统會人士也來到場外舉牌發出異聲。



程代表在致詞中由衷感謝僑界朋友們的歡送情誼。他提到這一生中最寶貴的二十年時間是在華府與大家一起度過。他說:1971年來華府時還是孤身一人,後來內人趕來與我在華府結婚,兩個孩子也在華府出生,因此與華府有特殊感情。1988年父親來華府探視時也在DC過世。 經過了三十七年的公務生涯, 現在可以缷下重任, 心中感到非常喜悅和安慰, 雖然不免有依依不捨之情。


他談起從1971年到現在無論是他個人、家庭、國家、僑社、美國、中國等等這個世界的變化很大, 有些城市除了地標幾難辨認。 但是他從小就要求自己秉持做人要求真、善、美,做事要求情、理、法。不論是過去、現在和將來都為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打拚, 一路走來毫無改變。 他提起過去一週來從電視上看到雷根總统的報導好像在看一個故事或電影一下就過去了, 之後就沒有人再提起他了。人世間的紛爭實是無益,因為時間過得太快。他也認為一個人活著即使再渺小,生活也要有意義、有目標、有原則。這一生他一路走來做人做事的原則始終如一。


外界的環境在改變着,曾任外交部長又是國民黨員的程建人在2000年大選後陳水扁總統要求他出任駐美代表時曾相當猶豫。當時他非常想放下重擔尋求年輕時的夢想生活如唱唱歌、教書、旅遊、交友等等 ,因為 一但從公這一切只有放棄。可是考慮再三後接受的原因是不願台灣因政權改變而産生動盪, 從而損害了自1949年來大家辛苦耕耘創造出來的經濟奇蹟、民主自由。

他說:在台灣大家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有智慧出智慧。當時的民進黨是第一次執政沒有任何經驗, 包括國防、外交、情治、經濟。身為國民黨員可以甩手不管走掉,但是後果是二千三百萬人民受到傷害。他想到的不是小我而是想到國家的大我。因為處在冷戰之後的國際形勢變化迅速, 新政府將難以應付。他考量的是什麼才是對臺灣對中華民國真正好,因此而走上赴美就任之路, 同時也預料到將會有很多的挑戰和困難。

程代表就任後積極設定三方面工作。第一是穩定和加強與美國關係。第二是提供僑社更好的服務。 维持不同背景、理念、意識形態的僑社團體能溝通、融洽以及支持中華民國。第三是在駐美任期內培養一些有才幹的年青外交官以期薪火不斷。

第一項的成果不但维持了原有關係而且有更進一步的結果。如獲得在柯林頓總统時代時談妥在馬州蓋僑教中心並且享有外交免稅。2001年與布希總统的關係非常好。布希總统在任何場合都表示十分的友善和親切。直到2002年國內有一些意見與美方不吻合,與美方造成衝擊。2003年溫家寶訪美時,布希甚至前所未有的公開談兩岸問題,當時形勢嚴峻。回顧2000年到2004年間台美關係雖有兩年動盪不安,現在正在良性進展中。這個進展可以從陳總统520就職演講稿中提出:一、族羣的融合。二、修憲(不包括所有敏感的問題)。三、兩岸關係(恢復和平對話)中得到証明。



程建人不無遺憾僑社之間的融洽在320後受到衝擊, 他希望僑領們大家一起思考打破鴻溝,一起跨越改善。他説:要建立(T)信任與寬容、(R)尊敬和(U)瞭解以及(S)支持、同情和分享。他提到:林肯總統曾經在內戰後向國人說過”我們不是敵人而是朋友。”, 而我認為我們不只是朋友而是兄弟姐妹。我們對任何人不要怨恨要慈善。

于建梅女士代表華府的法輪功學員在餐會”感性的時段”節目上向舆會人士表示:感謝程代表及僑界各方人士幾年來對法輪功學員們的友好﹐在此代表並一一感謝。她說在程代表剛才的演講中曾提到﹐520阿扁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提到三點問題﹐第一點是族群和睦的問題,第二是修憲問題﹐第三是兩岸的關係問題。那第一和第三點在法輪功學員中根本不成問題﹐不管是藍營的﹐綠營的﹐因為我們都遵循真、善、忍的原則﹐所以大家相處融洽沒有矛盾﹔至于“兩岸關係”就更不用說了﹐我們大陸來的﹐台灣來的學員都在一起搞活動。至于第二點修憲問題,我們管不了也不參與。她還幽默的說﹕程代表很快就無官一身輕了﹐回到臺北﹐早上出門﹐就可能在公園裡看到有人在練法輪功﹐因為台灣現在有40萬人在練嘛﹐程先生也不妨開始試著練一練。

惜別餐會由李治瑞女士主持, 中華會舘主席王燕怡女士舆兩位副主席、各社團僑領、張文忠大使與夫人皆列席參加。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雷根去世 外交部:由程建人轉達總統哀悼之意
呂秀蓮過境舊金山 美方尊重禮遇藍綠兩樣情
美國會參眾兩黨領袖酒會歡送程建人
高英茂:里根任州長曾訪台 是台灣最好的朋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