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鋒:中國經濟冷熱病台商自求多福

凌鋒

標籤:

【大紀元6月16日訊】今年年初,中國經濟發出了過熱而需要宏觀調控的信號,連國家主席胡錦濤、政府總理溫家寶都親自出面講話,但是國內外對此都有不同的反應,講法莫衷一是,令人眼花撩亂。

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經濟發展,八○年代就有「一放就亂,一亂就卡,一卡就死,一死就放」的循環,如今這個循環周期雖然延長,但是它的陰影仍然未散。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經濟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怪胎。嚴格說來,中國的經濟不是過熱或過冷的問題,而是一種冷熱病。

* 冷熱迅速轉向

中國經濟的冷熱病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冷熱迅速轉向。中國的經濟,去年還在憂慮通縮,還在奉行刺激投資、擴大內需的政策,例如去年七月,中國經濟專家向溫家寶匯報時指出,中國仍未擺脫通縮。他們從價格水平的回升、全球經濟通縮壓力、貨款增速、貨幣供應量增長、利率水平、進出口增長、就業等因素,認為中國未擺脫通縮;溫家寶也因此一槌定音表示,防止通貨緊縮問題仍然是目前宏觀經濟政策的一項重要任務。

十月中旬,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表示還不能推斷出中國通貨膨脹嚴重、經濟過熱的結論。中新社在今年一月九日也只發出「通縮壓力緩解」的新聞。然而到二月準備人大會議工作報告時,已覺察到經濟過熱而要降低增長率。但是最後的「肯定」是在國家統計局宣佈一到三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成長43%以後。

於是總書記胡錦濤、總理溫家寶先後承認經濟過熱,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對所有在建、擬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一次全面清理,控制貨款,包括清理鋼鐵、電解鋁、水泥、黨政機關辦公樓和培訓中心、城市快速軌道交通、高爾夫球場、會展中心、物流園區、大型購物中心等項目,以及今年以來新開工的所有項目。然而到了六月,溫家寶聲稱調控已見成效,難道又要加「溫」?

* 農業服務業冷

二,有的行業熱,有的行業冷。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湯敏指出,雖然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總體成長43%,但是有些行業仍然偏冷,他舉出說,第一季真正對農林牧漁的投資僅僅為0.4%,如果是今年前兩個月,甚至是負增長,所以農業這部分實際上還是很冷。

湯敏表示,占中國經濟30%多的服務業也是偏冷,服務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只達到製造業的三分之一左右。此外,就業問題仍未有效解決,去年城鄉就業率還不到1%,城鎮就業也不過才3.5%左右。中小企業對就業和發展有重大的貢獻,但目前相對來說也是偏冷的。今年夏天中國嚴重缺電,更使台商叫苦連天。

其實,這些問題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深層結構問題,然而因為中國的經濟還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特權統治集團主要以維護各自的集團利益為目的,自然不會注重這些問題。這也是中國貧富差距與城鄉差別擴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有人說熱,有人說冷。雖然「領導」已經表態經濟過熱,但是因為現在中國已經形成相當龐大的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甚至是政治、經濟、專家學者相互勾結的不同利益集團,因此他們首先要考慮本集團利益並且表態是熱還是冷,從而影響政府的政策。

其中最重要的是是否加息的問題,一會兒說要加,一會兒說調控已有初步成效而不需加,而是否加息需要政治局決定,那些政治局委員懂得甚麼,自然要聽取不同利益集團的意見而更難定奪;地方政府更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當然也有「矯枉過正」者。

最典型的一個案例就是中央撤查江蘇常州的鐵本鋼鐵廠,勒令停工,造成數十億人民幣的損失,有銀行的,有地方政府的,也有個人的;一批官員被懲罰,廠長則以他的老問題把他逮捕。關廠後沒有處理善後,大批原材料立即被附近的農民偷走。這種「宏觀調控」的暴力方式,怎麼可能會「軟著陸」?但是浙江寧波的建龍鋼鐵廠卻被網開一面。於是有人懷疑,鐵本接近江澤民的老家揚州,是不是胡、溫借冷熱病同江澤民過不去?

* 點名綠色台商

四,對台商也有冷熱病。中國媒體,特別是中央媒體點名「綠色台商」,顯然不怕影響台商的投資信心,因為台商的投資同他們沒有直接的利益關係。

例如五月底許文龍的奇美被點名,以便對其他台商起「殺一儆百」的作用,但是六月初福建省公安廳就推出新措施,簡化台商、台商親屬和客戶往來及大陸居留手續,顯然是鼓勵台商來者多多益善。

被點名的奇美鎮江廠,有報導說,它之所以在一九九六年跨海到中國設廠,是衝著李登輝給江澤民的揚州老家「作面子」。(鎮江與揚州有潤揚大橋連接,此橋原擬取名鎮揚大橋,但因江澤民認為「鎮」壓「揚」州會壞他的風水而改「潤揚」,果然江家家圓屋潤,成為中國巨富。)因為當時李登輝曾派遣總統辦公室主任蘇志誠與文建會主委鄭淑敏擔任「密使」與江澤民心腹曾慶紅溝通,台灣方面希望為江澤民「盡份心意」,於是有綠色台商許文龍在鎮江落腳創匯的發展。

許文龍幫助中國建立了全球最大的ABS基地,如今中國對奇美的態度豈不令人心寒?但是因為有這段淵源,因此難保又是胡錦濤、溫家寶對江澤民還以顏色。

冷熱病學名瘧疾,有特效藥奎寧可以醫治,但是中國經濟的冷熱病,不論是經濟還是政治的原因,因為具有中國特色而難以醫治,何況當局還諱疾忌醫。

在這個情況下,對中國投資的「戒急用忍」就是台商的座右銘了。台商應該在這種病症蔓延時自求多福。

(台灣日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凌鋒:北京否決雙普港人只能自講
凌鋒:楊建利被捕兩周年
凌鋒:暴力的幽靈在台灣徘徊
【專欄】凌鋒:共艦訪港與港人不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