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氏症新藥 可抗病魔

人氣 100

【大紀元7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現有的巴金森氏症治療方式多半只能治標﹔雖能延緩退化速度,但患者最後多半還是會失去自主生活能力﹗未來,這種狀況可望改變。醫界指出,一種稱為神經膠質細胞神經營養因子的蛋白質藥物GDNF,可保護患者剩下的神經細胞,阻止疾病繼續惡化,目前國外已經展開臨床試驗。若證實成功,將是巴金森氏症患者一大福音。

神經膠質細胞神經營養因子(glialcell-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簡稱GDNF )過去已有動物試驗顯示,可以有效地保護神經元並有助巴金森氏症治療。

台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科主任蔣永孝指出,目前國外藥廠則是先利用基因工程製造神經營養因子後,再嘗試將這種藥物與微型幫浦結合,將藥品放在一個小小的幫浦中,再將幫浦的小管連接到腦部,讓GDNF能夠持續地前往預期作用的腦部區域,以保護患者還存活的神經元不要繼續退化、衰亡。

他解釋,巴金森氏症是一種退化性神經疾病,目前真正的發生原因還不清楚。但一般來說,當分泌多巴胺的神經元超過八成退化或死亡後,患者就會開始出現包括顫抖、僵硬、行動遲緩、行走困難等症狀。因此,持續補充GDNF,保存患者存活的神經元,可望阻止疾病繼續惡化。

台大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銘章表示,神經生長素有相當多種,這些生長素經由一些研究發現,可以促進特定神經元生長或維持其功能、阻止其發生退化性病變或衰亡。目前嘗試應用的範圍包括腦中風,甚至是老人失智症。

不過,以前曾有人嘗試直接將這些藥物注射到人體,但結果顯示效果並不如預期。邱銘章解釋,這除了可能是因為直接注射很難讓神經生長素由注射部位擴散到需要的區域外﹔這樣的注射方式,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進行一次,才可能發揮長效,也間接使得這種方式不容易成功。

或許這也就是藥廠後來結合小型幫浦,重起爐灶的原因。不過,即使如此,邱銘章認為,未來這種新治療方式如要奏效,還有兩大重點必須克服。首先,必須確定機器將藥物打進去的部位就是需要GDNF的區域﹔其次,患者殘存的神經元細胞數目究竟有多少,也將左右治療成功機率。

台灣約十萬名患者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台灣估計有十萬人罹患巴金森氏症,依據歐美醫學文獻指出,年紀越大罹患巴金森氏症機率越高,六十五歲以上者約佔十五%,七十五歲以上者約卅五%,八十五歲以上者則高達五十五%以上,活得愈老,罹病機率愈高。

此外,一旦症狀加重,會逐漸走向失能,如同癱瘓的腦中風患者,不同的是,患者晚期全身肢體僵硬、吞嚥困難,照顧難度更高,對於病患家屬而言,是更沈重的負擔。巴金森氏症依病情可分為五期:第一期會出現單側肢體顫抖,第二期則擴展為二側,第三期會出現行動不便,第四期就必須要靠輪椅行動,最嚴重者則僅能臥床。

前三期都以藥物治療為主,但若藥物失去效用,就必須以外科手術治療。

台大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銘章指出,患者晚期必須臥床,照顧上需注意褥瘡、關節攣縮等問題,若合併吞嚥困難症狀,就容易引發吸入性肺炎,也可能會因尿道感染引起發燒,這些狀況都必須送入醫院治療。

花蓮慈濟醫院巴金森氏症治療與研究中心召集人陳新源表示,目前外科治療上以深層腦部刺激術為主流,術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的慢慢調整電量,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飲食上必須注意蛋白質分配,因蛋白質攝取會加重肢體僵硬程度,因此白天以低蛋白飲食,選擇晚上補強蛋白質,晚上睡覺雖會增加僵直程度,白天的精神卻比較好。

相關新聞
巴金森氏症深層腦部刺激術有效!
天文學家發現兩個黑洞正在合併 迄今最遙遠
芯片業面臨人力短缺 專家籲促進美印人才流通
AI能「看」能「說」 還能欺騙人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