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如何著陸難預測 領導人進退兩難

標籤:

【大紀元7月2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報導04年7月19日) 星期一,中國國家統計部門報告了6月份通貨膨脹大幅增長的具體數據,顯示能源、煤碳、糧食、雞蛋、肉類等價格增長迅速。觀察人士認為,經濟降溫的措施雖然正在產生效果,但中國經濟將如何著陸依然難以預料。 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已經開始降溫,但是也有一些資料顯示,經濟是否能夠如官方預期的那樣實現軟著陸,更加令人懷疑。

*面臨通脹壓力*

首先一個問題就是通脹壓力。星期一,中國國家統計局報告,6月份在消費和生產領域中的通貨膨脹壓力都顯著上漲。衡量通脹在消費領域變化的重要指數“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比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5,明顯高於5月份的百分之4.4。

中國的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曾經表示,通脹如果超過百分之5,央行將考慮提升利率。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通脹是在加速增長,已經達到央行的目標,不過,如果把上半年的通脹平均一下,漲幅為百分之3.6,還低於央行的目標。

推動消費領域的通脹上漲的主要動力是食品價格。糧食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百分之32,雞蛋價格上漲百分之33.1,肉類上漲百分之22.1。食品價格平均增長幅度高達百分之14。

在生產領域,通脹上漲的原因是石油、煤碳等產品價格長勢加快,比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6.4,而5月份的增幅是百分之5.7,4月份是百分之5。

*令經濟專家感擔憂*

通脹壓力顯著增加使得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是否能夠實現軟著陸感到擔憂。摩根斯坦利公司亞洲部總經濟師謝國忠認為,雖然最近多種數據顯示,降溫措施產生了一些效果,但經濟前景更加令人難以捉摸。

謝國忠說:“現在中國經濟還在快速增長,但速度開始減緩。經濟是否能夠軟著陸,現在還很難說。”

謝國忠認為,由於需求還在增加,消費價格在過去一年中增加了百分之3到百分之5。如果物價繼續增長,民眾的不滿情緒就會上升,引起社會的不穩定。

*官方稱通脹上漲洪峰已過*

不過,國家統計局發言人表示,下半年,通脹形勢將隨著經濟降溫效果的展開而逐步好轉。通脹上漲的洪峰已經過去。

中國政府在經濟降溫過程中採取的主要措施就是收緊信貸,期望把過度投資的勢頭扭轉過來。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高達百分之43。迄今為止,銀行業收緊信貸的努力已經產生初步效果。中國人民銀行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無論是銀行發放貸款的增長幅度還是貨幣供應量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經濟降溫扼殺中下企業*

但是,降溫措施也帶來一個新的問題。許多中小企業在銀行收緊信貸期間無法獲得維持運營所需的貸款,沒有辦法擴大業務。這些企業將被迫到民間尋求高利貸。如果降溫措施持續較長的時間,經濟中的良性發展領域就有可能受到扼殺。

華爾街日報引述雷曼兄弟公司經濟師羅伯特﹒蘇巴拉曼的話說,中國經濟是在減緩,但中國經濟將以何種方式著陸仍是未知數。

*政府進退兩難*

華爾街日報說,中國領導人處於兩難境地。如果中國重新放開銀行貸款,資金可能回流到過熱的行業。問題的關鍵是政府肆意干預經濟活動,這本身就給經濟發展增添了一個新的不確定因素。

另據倫敦金融時報報導,中國財政部正在考慮在海外發行10億美元政府債券。報導認為,中國政府這個新的融資舉動有兩個目的,一是要減少外國投資人對中國經濟降溫的憂慮,二是擔心因收緊銀行信貸而造成經濟硬著陸,鼓勵受到信貸緊縮影響的公司利用海外資本市場。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目前掌握著4700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並不缺乏資金。財政部準備到海外發行債券的計劃主要是希望通過此舉來舒緩海內外對中國經濟煞車產生的不安情緒。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最近也公開表示對宏觀調力度是否適當感到不安。他對媒體指出,現在不宜出台新的大力度的政策,需要觀察一段時間,為確定下一步政策取向提供一個好的決策基礎。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田徑力爭雅典奧運會穿金戴銀
何清漣:經濟降溫背後中央與地方的利益搏弈
劉曉竹:從文明發展戰略看外來宗教的引進
中國經濟四大問題需注意行政干預經濟遭批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