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最大石油公司 資產遭凍結

標籤:

【大紀元7月3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羅彥傑╱綜合莫斯科2日外電報導〕俄羅斯仲裁法院2日維持前一天凍結全俄最大石油業者「尤克斯石油」資產的命令,此舉形同將該公司的資產當做是確保政府討回九百九十四億盧布(約三十四億美元 )稅金的擔保品。

  在尤克斯石油坦承這項命令對公司營運構成直接威脅後,該公司股價當天也暴跌十二%,逼近6月中創下的新低紀錄。

  尤克斯石油曾表示,只要禁止該公司變賣資產的法院命令能夠取消,以及願意讓該公司分期付款,該公司就可以補繳這些欠稅。

  在仲裁法院宣布此一裁決的前一天,法警才交給尤克斯石油一份關於稅務機關追討欠稅的執行令,而控制該公司資產的NK尤克斯控股公司的銀行帳戶也遭到凍結。該公司為此警告說,可能被迫在不久的將來停產石油。

  尤克斯石油在1日晚間發表的聲明中說,「法警處查扣銀行帳戶的行動,顯然造成了尤克斯暫停營運的危險,對該公司償還現有欠稅及履行對債權人義務的能力」構成威脅。尤克斯石油才在1日將所握有的「西伯利亞石油」公司三十五%股權交給法警,算是償還2000年的稅金。

  尤克斯石油指出:「當局拒絕接受西伯利亞石油股票以及查扣銀行帳戶的行為,將對公司的營運以及持續經營的能力產生負面影響。」該公司也強調,其握有的西伯利亞石油股票價值「超過稅金、滯納金以及罰金的總和」。

  就在法警於1日發布法院執行令文件的數小時後,俄國通訊社報導稱稅務機關開始向尤克斯石油追討2001年的欠稅稅款,金額與2000年幾乎相同,高達九百八十億盧布(約三十三億美元 )。該公司曾表示,光是2000年的補稅金額就可能使其破產。

  尤克斯石油日產一百七十二萬桶的石油,其倒閉可能不僅會使俄國國際形象受損,而且會使在俄國視為金雞母的石油業成長速度趨緩。一般認為,這一連串打擊尤克斯石油的措施是來自克里姆林宮的授意,目的在懲罰該公司前任執行長、亦是俄國首富的霍多科夫斯基曾資助反對黨,以及警告其他富商不得涉入政治。

管理型民主 俄人認同

編譯羅彥傑╱特稿

  俄羅斯總統普京5月底發表連任來的首次國情咨文,重申要讓國家財富增加一倍,並矢言建立穩定的民主與完善的公民社會。但諷刺的是,俄國雖持續擁抱自由經濟,但對民主政治的信念卻日趨淡薄。

  美國官員與學者只能在一旁乾著急,而俄國自由派人士在形勢比人強的情況下更是使不上力,只能眼睜睜看著普京將國家帶向政經分離的道路。

  美國最近開始將注意力放在俄國的民主政治身上,其實與佔領伊拉克有關。美國一直想在新興民主國家中找一個範例,證明可以藉由外力協助伊拉克建立民主。所以伊拉克美軍佔領當局特地邀請推動過私有化改革與震盪療法的俄國前任代總理蓋達及其他東歐改革派至巴格達,希望借重其經驗,讓伊拉克擺脫獨裁政權的遺毒。

  不過,蓋達認為伊拉克必須走出自己的路,而且他也不建議把俄國當作推廣民主的樣板。此外,白宮國安顧問萊絲也曾在今年初邀請他前往白宮作客,並當面請教美國該如何做才能幫助俄國自由派重振聲勢。蓋達斬釘截鐵地表示美國完全插不上手,因為至少就目前而言,俄國國內輿情已與蘇聯解體那段期間不可同日而語。

  英國資深記者賀安雷在亞洲華爾街日報專欄指出,過去十多年來,華府以及親美的俄國自由派人士都充滿期待,認為自由市場會創造繁榮與中產階級,進而鞏固俄國的民主政治。如今,資本主義確實肅清了整個前蘇聯帝國境內的共產主義,帶給俄國強勁的經濟成長。但被西方視為是連體嬰的自由經濟與民主政治,反而在俄國形成兩條沒有交集的平行線。許多俄國人甚至認為兩者水火不容。

  史丹佛大學俄國問題專家麥克佛爾說:「我們的假定全盤皆錯。我們都假定當經濟開始好轉時,大多數人都會支持自由政治。結果不然。」他和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莫斯科中心的兩位俄籍學者魯亞波夫、裴丘夫在5月中旬合寫一本新書,書名為「在獨裁與民主之間」。書中認為普京領導下的俄國就是介於獨裁與民主之間,儘管俄國確實從共黨專政轉型到九○年代的某種民主形式,但從未蛻變成類似西歐或北美的自由民主政體。作者認為,俄國的政體或許較接近日本,亦即人民享有基本的自由與繁榮,但政權始終掌握在同一個執政黨的手裡。

  俄國大多數的國有企業已完成民營化且落入私人企業之手,加上國際油價的推波助瀾,連續五年享有穩定的經濟成長,去年的經濟成長率更飆高至七.二%。自認是中產階級的俄國人從1999年的二十八%增加至四十八%。在此同時,普京的支持度持續上揚,而他以接近威權的「管理型民主」取代多元政治的努力也深獲選民肯定。

  KGB出身的普京說過,俄國天生就是強勢國家。儘管他在3月總統大選的大勝與國營電視台的宣傳造勢不無關係,但他的施政風格確實貼近民意。連去年秋天涉嫌詐欺與逃稅的石油業大亨霍多科夫斯基都說,雖然普京「既非自由派也非民主派」,但他比起七成以上的人口都要來得自由與民主。

  無論如何,普京領導下的俄國依舊有別於蘇聯獨裁與沙皇專制時代。雖然整體趨勢是朝威權的方向邁進,但他未曾破壞憲法。除車臣外,他並未真正地鎮壓反對運動,充其量只是使其消音。克宮雖然不讓批評的聲音在影響力大的電視上播出,但平面媒體則不在此限。

  然而,俄國自由派擔心的是,現在不僅法西斯主義者與共產主義者從俄國政治舞台上消失,連自由派也在去年底國會選舉中全盤皆墨。取而代之的是新類型的政治人物,不再以意識形態掛帥,而是改為強調政治忠誠。連許多在蘇聯時期反對一言堂的政治異議人士現在都改弦易轍,肯定「管理型民主」帶來的穩定與繁榮。曾在八○年代寫過地下刊物的數學家納舒爾說,俄國人要的是有條不紊的秩序,而非亂糟糟的民主,正如俄國俗諺所說:「一個爛上司要勝過兩個好上司」。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俄羅斯首富在獄中度過四十一歲生日
微軟:一散播惡意程式俄羅斯網站已被關閉
日本松下電器 將擴大俄羅斯市場銷售量
夏拉波娃打入溫布頓網賽八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