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油價飆漲的人文意涵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曾本善綜合報導) 國際原油行情近日飆至每桶45美元,創近二十年來的新高價。因中東國家已幾乎沒有再增產空間,中國、印度等新興工業國家經濟成長卻讓原油耗用量遽增,情況若無法控制,今年底原油可能漲到每桶50美元以上。

這段期間產油國若政局動盪不安,或是石油工會發動成員罷工,原油價格就可能衝得更高。不少人擔心這會造成另一次石油危機和通貨膨脹,要解決這個難題,企業界龍頭各有針砭之道,但似乎也只能隔靴搔癢,無法拔除病根。

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建議改用煤炭做為發電的能源,讓只能再開採四十年到五十年的原油不要用來做為汽油燃燒,或是做為發電的能源,而是善用其價值,用來做為生產電器及電腦外殼等民生用品。

聯電集團董事長曹興誠則認為應發展核融合的技術,解決原油即將耗盡的難題。這項技術是以海水當燃料,既無污染、又沒有放射線,如此才能在科技發展和生態保護間取得平衡,讓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

王永慶、曹興誠的資質和秉賦千萬人中難有一人,以他們目前的財力也絕對能夠延攬一群有識之士做為幕僚,但兩大企業集團所提出來的解決辦法,真是釜底抽薪之計嗎?真能徹底解決人類即將面臨的難題嗎?恐怕沒有!

以王永慶所提的辦法只是讓問題延後幾年發生。但人的問題太複雜,當大家心中存私,擔心原油耗盡前,人類仍沒有找到替代能源的話,一些人還是會搶原油,富有的國家、軍事力較強的國家就能擁有較多的原油支配權,多數的人還是得面臨無油可用的日子。

至於曹興誠所提的辦法也有不知的變數和風險隱藏其中。

大家都清楚,當年愛因斯坦研究原子彈不是為了戰爭,演變到最後原子彈卻成了戰爭的利器。因此,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新科技解決了老問題卻可能帶來更難解決的新問題。

如果王永慶、曹興誠這樣的人都無法解決人類即將面臨的大難題,當普羅大眾看到原油價格不斷飆升時,如何能不恐慌?

恐慌則是滋生集權主義和恐怖主義的溫床,原油看似單純的經濟問題,處理不當卻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後果。

這次原油價格大漲,是不是再次警示人們不能放縱欲望、要珍惜物力和天然資源,才能爭取時間解決問題!是不是也在告訴我們,一味的以刺激消費的方式發展經濟,只會製造更多的問題,而不能讓人過得更快樂、更安穩。──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