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民進黨族群決議文:尋求ROC與台灣認同交集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18日電)為降低族群間爭議,民進黨9月底臨全會可望通過「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推崇過去各族群反抗精神是建立台灣主體性的關鍵,進而倡議「跨族群經驗」,接納學習多元文化;並尋求中華民國認同與台灣認同間的交集。

三二O總統大選之後,族群間爭議始終未降溫,民進黨內新潮流派系、立法院六O社的青壯派立委、黨中央等多管齊下,期盼透過建立台灣的族群論述,進一步平息這些糾葛。

民進黨黨務發展委員會日前更由國策顧問蕭新煌、總統府秘書長蘇貞昌、高雄市長謝長廷、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立委洪奇昌組成族群論述小組,提出「族群多元、國家一體」的決議文,可望於9月26日臨時全國黨員代表大會確認通過。

民進黨全代會1999年曾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二OO一年通過「開創台灣經濟新局決議文」,分別確立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揚棄「一個中國」的主張;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的兩岸經貿原則。根據規定,決議文的效力等同於黨綱。

一旦9月底臨全會能通過「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對民進黨而言,將具有重大象徵意義。

黨發會草擬中的決議文,陳述在戰後國民黨殖民時代,各族群的語言、文化、認同都在壓迫下,逐漸流失,因而肯定各族群過去的反抗精神,是建立台灣主體性的重要精神與關鍵。

決議文細數肯定過去反抗思維造就台灣主體性,進而標舉重建思維,希望能從鼓勵本土化,即各族群學習自己的語言文化,更往前邁進一步,倡議「跨族群經驗」,鼓勵各族群文化之間的互動,理解、學習其他族群的語言文化。

既然從尊重、理解每個族群的立場出發,決議文也闡述外省族群不必背負國民黨威權統治的原罪,因為過去威權統治,是少數人以特權統治多數人,很多外省人也曾協助過台灣的民主運動。許多外省族群的中華民國認同,建立在反共保台的基礎上,也應被理解與尊重。

此外,決議文還將闡述,在台灣民主化之後,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全體台灣人民,進而尋求中華民國認同與台灣認同之間的交集。

決議文將宣示,民進黨長期執政,要用「命運共同體」取代過去省籍意識,不分族群,一起為保衛台灣這塊土地盡心盡力。

評論